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69519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生物化学用器具-CN201880060039.9在审
  • 泽口太一;足达慧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2018-09-06 - 2020-05-01 - C12M1/00
  • 本发明的生物化学用器具的特征在于,生物化学物质试样接触的部分由包含环状烯烃聚合和抗氧化剂的树脂组合形成,上述环状烯烃聚合为选自环状烯烃与链状烯烃的共聚、环状烯烃的开环聚合以及环状烯烃的开环聚合的加氢中的至少1种,上述树脂组合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环状烯烃聚合,包含0.01质量份以上且0.7质量份以下的上述抗氧化剂。
  • 生物化学器具
  • [发明专利]聚合薄膜及制备方法和电容器-CN202310522413.5在审
  • 孙晓丽;孙朦;闫寿科;柏潇 - 北京化工大学
  • 2023-05-10 - 2023-08-01 - C08L23/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薄膜及制备方法和电容器,该聚合薄膜由包括聚丙烯和环烯烃共聚的原料形成;其中,以100重量份的聚合薄膜为基准,环烯烃共聚为4~9重量份;环烯烃共聚由双环[2,2,1]‑2‑庚烯和乙烯形成;乙烯的重量与双环[2,2,1]‑2‑庚烯和乙烯的重量之和的比为30~40:100;环烯烃共聚为无定型共聚;所述环烯烃共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2~136℃;所述聚丙烯的熔点为160本发明的聚合薄膜中环烯烃共聚的添加量较少,且该聚合薄膜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 聚合物薄膜制备方法电容器
  • [发明专利]聚合的无定形含量的测定-CN201980051817.2在审
  • 丛蓉娟;K·L·贝利;V·里卡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2019-06-25 - 2021-03-19 - G01N25/14
  • 一种用于测定烯烃聚合组合中的“无定形”级分的重量百分比的方法,所述烯烃聚合组合包括一种或多种烯烃聚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烯烃聚合组合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以形成聚合溶液;b)将所述聚合溶液的至少一部分注射到载体材料上,并且其中所述载体材料的共结晶指数(CI)值为0.70到1.20;c)以大于或等于0.2℃/分钟的速率冷却所述载体材料;d)增加所述载体材料的温度以洗脱所述烯烃聚合组合中的聚合无定形/PA×100(等式A);其中PA无定形=所述第一洗脱的峰面积,并且PA总#191=所述烯烃聚合组合中的所述聚合的总峰面积
  • 聚合物无定形含量测定
  • [发明专利]一种符合结构纳米组合的制备方法-CN201310646863.1在审
  • 张文良 - 于洪洲
  • 2013-12-04 - 2015-06-10 - C08L23/00
  • 一种符合结构纳米组合的制备方法,运用螺杆挤出机,先将具有可反应基团的极性聚合(如聚酰胺等)与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复合,制成预插层浓母粒,然后将该母粒与聚烯烃及其反应性接枝一起反应挤出,在挤出过程中聚烯烃反应性接枝与具有可反应基团的极性聚合发生“原位”反应,形成极性聚合-聚烯烃嵌段聚合,实现聚烯烃和极性聚合之间的反应增容、分散以及聚合与层状硅酸盐的进一步插层和层间剥离,制备聚烯烃/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可实现连续化生产制备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聚烯烃/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 一种符合结构纳米组合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聚氧化烯系聚合的混合及固化性组合-CN202180023913.3在审
  • 佐藤章德 - 株式会社钟化
  • 2021-03-22 - 2022-11-11 - C08L71/00
  • 一种混合,其是聚合(A)及(B)的混合,所述聚合(A)及(B)均具有聚氧化烯的主链结构、和键合于该主链结构的末端的末端结构。末端结构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以及端烯烃基和/或内烯烃基,平均每1分子聚合(A)的末端结构数为平均1.5以上(或该数为2以上),平均每1分子聚合(B)的上述末端结构数为平均1.2以下(或该数为1)。在聚合(A)及(B)的各个聚合中,水解性甲硅烷基、端烯烃基及内烯烃基的合计数为平均每1个末端结构多于1.0。在混合整体中,相对于水解性甲硅烷基、端烯烃基及内烯烃基的合计,水解性甲硅烷基的比例为40~75%。
  • 氧化聚合物混合物固化组合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