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8754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热管理系统-CN201910870675.4有效
  • 王奎阳;刘巧凤;董军启;贾世伟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9-09-16 - 2022-06-17 - B60H1/00
  •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流、制冷剂循环流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部和第二换部,所述第一换部连接于所述冷却液循环流,所述第二换部连接于所述制冷剂循环流,所述冷却液循环流包括第一换组件、第二换组件和第一支;所述系统包括制热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组件、所述第二换组件和所述第一换部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组件、所述第一支和所述第一换部连通形成回路,冷却液经第一换组件后,一流向第一支,一流向所述第二换组件,两冷却液汇合后流向所述第一换部。
  • 管理系统
  • [发明专利]车辆用冷却系统-CN201680068250.6有效
  • 宫岛则义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6-11-21 - 2020-06-23 - F01P7/16
  • 在车辆用冷却系统中,第一循环流形成部(21)使介质在制冷器(14)与冷却器芯(16)之间循环。第二循环流形成部(22)使介质在中冷器(15)与散热器(13)之间循环。第一连通流形成部(23)连接于第一循环流的冷却器芯的介质出口侧且制冷器的介质入口侧的部位与第二循环流的中冷器的介质出口侧且散热器的介质入口侧的部位,将第一循环流与第二循环流连通。第二连通流形成部(24)连接于第一循环流的制冷器的介质出口侧且冷却器芯的介质入口侧的部位与第二循环流的散热器的介质出口侧且中冷器的介质入口侧的部位,将第一循环流与第二循环流连通。切换部(25)切换如下状态:第一循环流与第二循环流通过第一连通流和第二连通流而连通的状态和不连通的状态。
  • 车辆冷却系统
  • [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换系统以及车辆-CN202211604031.9在审
  • 王玮;李超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2022-12-13 - 2023-03-03 - B60K1/00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系统以及车辆,其中,用于车辆的换系统包括:电池换热流,用于供换介质流经电池以对电池进行换;电机换热流,用于供换介质流经电机以对电机进行换;制冷流,用于供换介质流经制冷回路的第一换热器;制热流,用于供换介质流经制热回路的第二换热器;低温散热流,设有低温散热器,用于供换介质流经低温散热器以供换介质散热;第一切换模块,第一切换模块接入电池换热流、电机换热流、制冷流、制热流以及低温散热流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能够同时满足对电机和电池的换需求,提高了车辆的热量利用率。
  • 用于车辆系统以及
  • [发明专利]流体换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CN201610986593.2有效
  • 不公告发明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6-11-09 - 2022-12-20 - B60H1/22
  • 本发明公开流体换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导通模块、流体换模块和接头,接头端部位于流体导通模块和/或流体换模块内,接头连通流体导通模块和流体换模块,流体导通模块与流体换模块密封设置;流体导通模块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第一与第二、第三中的至少一连通,第一与第一外接口连通,第二与第二外接口连通,第三与接头内腔连通;流体换模块包括第一流体换通道和第二流体换通道,第一流体换通道与第三外接口连通,第一流体换通道与接头内腔连通。本发明流体换组件减少管路布置,整体结构小巧紧凑。
  • 流体组件车辆管理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供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CN202010275692.6在审
  • 肖刚;邱浩;倪明江;岑可法 - 浙江大学
  • 2020-04-09 - 2021-10-19 - F02G1/043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供能系统包括介质流,具有能够在其中流动的传热介质;热源,对介质流中的传热介质进行加热,位于热源下游的介质流具有第一支和第二支;外式发动机,设置于第一支,被热源加热的第一支中的传热介质向外式发动机供热;/冷负载,设置于第二支,被热源加热的第二支中的传热介质向/冷负载供热;热源加热后的传热介质在介质流中流动,传热介质分别对第一支的外式发动机和第二支/冷负载供热,外式发动机吸收热量实现功转换,外式发动机稳定运行,/冷负载吸收热量产生热负荷或冷负荷,缓解了能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多联供需求。
  • 一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供能系统-CN202020517675.4有效
  • 肖刚;邱浩;倪明江;岑可法 - 浙江大学
  • 2020-04-09 - 2020-11-24 - F02G1/043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能系统,供能系统包括介质流,具有能够在其中流动的传热介质;热源,对介质流中的传热介质进行加热,位于热源下游的介质流具有第一支和第二支;外式发动机,设置于第一支,被热源加热的第一支中的传热介质向外式发动机供热;/冷负载,设置于第二支,被热源加热的第二支中的传热介质向/冷负载供热;热源加热后的传热介质在介质流中流动,传热介质分别对第一支的外式发动机和第二支/冷负载供热,外式发动机吸收热量实现功转换,外式发动机稳定运行,/冷负载吸收热量产生热负荷或冷负荷,缓解了能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多联供需求。
  • 一种系统
  • [发明专利]流体换组件-CN201710382910.4有效
  • 不公告发明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7-05-26 - 2021-03-19 - F28D9/00
  • 本发明公开流体换组件,包括流体导通模块、流体换模块和接头,接头端部位于流体导通模块和/或流体换模块内,接头连通流体导通模块和流体换模块,流体导通模块与流体换模块密封设置;流体导通模块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第一与第二、第三中的至少一连通,第一与第一外接口连通,第二与第二外接口连通,第三与接头内腔连通;流体换模块包括第一流体换通道和第二流体换通道,第一流体换通道与第三外接口连通,第一流体换通道与接头内腔连通,第二流体换通道与第四外接口、第五外接口连通。本发明流体换组件减少管路布置,整体结构小巧紧凑。
  • 流体组件
  • [实用新型]具有红外车辆定位功能的ETC侧装置及ETC-CN201520803572.3有效
  • 桂杰;秦建良 - 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10-15 - 2016-03-02 - G07B15/0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红外车辆定位功能的ETC侧装置及ETC,ETC侧装置包括:侧天线和侧控制器,所述侧天线与所述侧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侧天线上设置红外定位组件,且所述红外定位组件与所述侧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红外定位组件用于接收车道内的红外信号,所述侧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红外定位组件发送的所述红外信号对车道内的车辆进行定位并控制所述侧天线与车载单元进行通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红外车辆定位功能的ETC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地感线圈定位时线圈布设费用较高、线圈不易调整且兼容性较差等问题。
  • 具有红外车辆定位功能etc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