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1762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综合废水处理工艺-CN201210080461.5无效
  • 任现儒;丁志刚;吴伟;郭建伟;张友忠;任召财;张琼国;万勇;秦虬 - 山东天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2012-03-16 - 2012-08-15 - C02F9/14
  • )沉淀调节池内沉淀颗粒和絮凝体;c)沉淀调节池出水进入混凝反应槽,添加药剂搅拌反应生成絮凝体;d)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沉淀;e)混凝沉淀池内的污泥进入管道混合器;f)混凝沉淀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g)进入污水处理装置;h)污水处理装置内的出水进行排放;i)沉淀调节池内污泥进入储池;j)污水处理装置内的污泥进入储池;k)储池内的污泥经进行浓缩;l)浓缩后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m)污泥脱水机的滤液进入水解酸化池;n)经污泥脱水机的饼进行处置;此工艺按照上述步骤周期运行。
  • 综合废水处理工艺
  • [实用新型]污泥干燥系统-CN202020385332.7有效
  • 孙道宝;胡晓宇;高旭;王晶晶 -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3-24 - 2020-12-04 - C02F11/121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燥系统,包括传动带单元以及多个组件;所述的传动带单元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张紧在所述的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上的传动带;多个所述的组件垂直传送带传动方向固定排列;所述的传动带上方设置有污泥进口、下方设置有排口;所述的组件包括多根管以及用以固定管的环氧树脂封端;所述的管包括管状以及管状形成的空腔;所述的空腔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动力单元连接形成负压,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的排口的上端设置有刮刀。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污泥干燥系统,利用负压抽吸污泥水分,无相变,能够在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的同时,对污泥水进行有效的过滤。
  • 污泥干燥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污水处理方法-CN202010403697.2在审
  • 顾振辉;高伟;高骏震;汪鑫毅 - 上海梵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5-13 - 2020-09-08 - C02F9/1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去杂质:污水进入格栅、沉砂池;除:去杂质后的污水进入初沉池;浓度调节:污水从初沉池进入调节池池内与添加水搅拌均匀;生物处理:搅拌均匀后的污水流入高负荷生物滤池净化;二次除: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次沉淀池;过滤:经过二次除的污水进入过滤器过滤净化;除到二次除步骤中还设置有污泥处理系统。其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生物出水常带有较大、且易沉淀的生物膜片,也带有许多非常细小的生物碎片,这些碎片由于缺乏类似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能力,故出水较混浊的技术问题和滤料易于填塞影响净化效果的技术问题
  • 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方法
  • [实用新型]生物反应器-CN201320016041.0有效
  • 王月萍;吴天福;张鑫珩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3-01-11 - 2013-07-31 - C02F3/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反应器,为解决现有的反应器采用气使生物菌与污水充分接触造成的能耗大以及出水处采用格网或格栅,运行中容易造成填料在格网或格栅处堆积,严重影响反应器的效能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机;所述反应器内还设有环形阻隔筛以及位于所述环形阻隔筛内且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并同步旋转的旋转刷。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耗小,绿色环保以及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 泥膜法生物反应器
  • [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及其用途-CN201611189664.2在审
  • 张焕军;张杉雪;李轶;张文龙;张弛 - 河海大学
  • 2016-12-21 - 2017-03-08 - C02F3/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包括复合生物反应器系统、进出水系统、储斗、排管,其特征是,所述新型复合式生物反应器主要由厌氧区和好氧生物反应区两大部分构成,主体框架材料选用PCV;还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工艺分为设置为进水、厌氧搅拌、好氧曝气、缺氧搅拌、反应沉淀、出水排、闲置七个运行阶段进行操控。优点将活性污泥生物进行耦合,并在厌氧、好氧、缺氧的条件下交替运行,其完全适应了城市污水中污染物可变性强的特点,可高效稳定的处理含有高浓度COD、BOD、TSS、NH4‑N、TN及TP的城市污水;
  • 一种复合生物反应器及其用途
  • [发明专利]耦合污水处理工艺-CN202010885859.0有效
  • 尚永超;卢军;刘芳;周磊;王丽丽;高静;高洪贵 -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8-28 - 2022-10-14 - C02F9/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污水处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预处理工序、生化处理工序和后处理工序,所述生化处理工序包括生物处理单元和活性污泥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位于活性污泥处理单元的好氧段之前,污水在生物处理单元的停留时间为0.05‑0.5h;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在好氧条件下将大分子物质水解成小分子物质,活性污泥处理单元将污染物质分解代谢。本发明利用生物和活性污泥的耦合作用,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 耦合污水处理工艺
  • [发明专利]A2/O生物处理小规模污水的方法-CN201510045492.0在审
  • 胡林 - 成都安捷宜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1-29 - 2016-10-05 - C02F3/30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讲就是A2/O生物处理小规模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通过进水口流入厌氧池,厌氧池一端设置有排口用于排;厌氧池与缺氧池连接,用于水解,厌氧池上也设置有排口;厌氧池与好氧池连接;好氧池于沉淀池连接,将处理好的污水排出,沉淀池上也设置有排口。由于氧的利用率高,接触氧化一般要求在水中维持3m/L左右的溶解氧,增加氧向生物内的传播速度,减少生物内厌氧层厚度,这样使好氧污泥量也相对增加了。
  • sup生物膜处理小规模污水方法
  • [发明专利]序批式共生污水处理工艺-CN201010541950.7有效
  • 刘牧;刘崇年;猫恩学;李蕾;钱志成 - 昆明水啸科技有限公司
  • 2010-11-12 - 2011-02-16 - C02F9/14
  • 序批式共生污水处理工艺:封闭的厌氧调节池内加入厌氧微生物载体,用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厌氧搅拌污水,厌氧调节池24小时间歇运行。经厌氧处理的污水通过泵抽至一级好氧池底分配,进入一级好氧处理,经搅拌、曝气、沉淀的上清液经顶水出水的方式自流入二级好氧池底分配后进行二级好氧处理,24小时间歇运行,一级好氧池处于高污泥浓度状态;二级好氧池处于低污泥浓度状态;污水在二级好氧处理池经搅拌、曝气、沉淀的上清液经顶水出水的方式自流入混凝沉淀处理。
  • 序批式泥膜共生污水处理工艺
  • [实用新型]基于填料技术的曝气生物反应池-CN201120084250.X无效
  • 董学 - 大连大开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2011-03-25 - 2011-11-02 - C02F3/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填料技术的曝气生物反应池,包括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所述池体中倾斜设置有一个支架;所述支架上支撑有填料;所述填料为软性填料,并以铺设方式斜向设置;所述填料上形成有生物。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曝气生物反应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该方式兼有活性污泥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因此可提高活性生物池的容积负荷及活性生物池的除磷脱氮效率。
  • 基于填料技术生物反应
  • [发明专利]一种旁路富集聚磷菌耦合除磷脱氮处理工艺-CN202211461227.7在审
  • 冯文侃 - 冯文侃
  • 2022-11-16 - 2023-03-21 - C02F3/28
  • 本发明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旁路富集聚磷菌耦合除磷脱氮处理工艺(By‑pass SMERPN),包括主体工艺和旁路工艺,所述主体工艺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释磷池、一级反硝化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旁路工艺包括聚磷菌富集池。所述一级好氧池出水一路流入所述二级反硝化池,另一路回流至所述一级反硝化池,所述二沉池上端出水,下端设有回流污泥出口和剩余污泥出口,所述回流污泥出口与所述聚磷菌富集池连通,所述聚磷菌富集池出口与所述厌氧释磷池连通本发明实现耦合龄分离,解除硝化菌与聚磷菌的龄矛盾,显著提升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丰度,并且补充原水中的VFA,富集功能菌群,从而保证主体工艺有更高的除碳脱氮除磷效果。
  • 一种旁路集聚磷菌泥膜耦合磷脱氮处理工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