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84235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陆泵的底座-CN202020486270.9有效
  • 王松林 - 王松林
  • 2020-04-03 - 2020-11-10 - F04D29/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陆泵的底座,属于水陆泵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水陆泵底座损坏后更换成本高的问题。本用于水陆泵的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由下座体、上座体以及设置于下座体和上座体之间且使下座体和上座体相固连的若干个连接部,上座体上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方向设置且便于深井泵与上座体相拆卸连接的螺孔
  •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底座
  • [实用新型]一种展示水陆飞机的科普装置-CN202022348097.9有效
  • 侯林;王超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2020-10-20 - 2021-06-25 - G09B25/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示水陆飞机的科普装置,包括台体,台体上设有水槽,水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一飞机模型和第二飞机模型,第一飞机模型和第二飞机模型并排设置,其中有且只有一台为水陆飞机模型;水槽的底部设有出水口上述方案,所述科普装置采用对比实验的展示手段,使参与者控制水陆飞机底部水流的变化,从而观察它与普通飞机飞行姿态的异同,来深入了解水陆飞机为何能够在水面起飞和降落过程中保持平稳,较之传统基础类展项的表现形式
  • 一种展示水陆两栖飞机科普装置
  • [实用新型]水陆坦克返舰安全装置-CN200920010514.X无效
  • 姜中跃;姜春 - 姜春
  • 2009-02-07 - 2009-11-11 - F41H7/00
  • 一种水陆坦克返舰安全装置,它包括坦克车身,其特殊之处是:在坦克车身的前部设有密封导向舱,在密封导向舱内设有牵引卷筒和多级油缸,牵引卷筒上缠有钢丝绳,多级油缸的前端由坦克车身的前面板穿出且其间密封,所述的钢丝绳前端由坦克车身的前面板穿出且与多级油缸的活塞杆端活接,所述的牵引卷筒的中心轴与水陆坦克的动力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付传动连接,在坦克车身内还设有控制多级油缸工作的液压控制系统。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多级油缸的伸出可将钢丝绳前端牵引进入军舰舱内,再由坦克引导员将钢丝绳前端固定在军舰甲板上,此时通过水陆坦克的动力传动机构带动牵引卷筒旋转,能够确保水陆坦克准确进入军舰舱门
  • 水陆两栖坦克安全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潜航式水陆-CN202110410775.6有效
  • 陈泰然;陈家成;黄彪;王国玉;王典 - 北京理工大学
  • 2021-04-14 - 2022-07-01 - B60F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航式水陆车,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重力控制的潜航式水陆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车辆,重力调节机构、可伸缩防浪板机构与矢量推进系统;通过重力调节机构使车所受重力大于其所受浮力实现下潜。本发明基于重力调节机构,利用压差吸水增加车重量,可实现水下潜航使车功能更加灵活。同时,可以调节吸水量控制下潜深度。
  • 一种潜航水陆两栖
  • [发明专利]一种水陆车艇的减阻增速装置-CN201911288154.4在审
  • 赵兴华 -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 2019-12-15 - 2020-02-21 - B60F3/00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水陆车艇的减阻增速装置,它包括滑水板、铰链、滑水板油缸、控制臂、多功能水翼、连接板、芯轴、水翼油缸、油缸座、阻流板、转臂、推杆油缸、紧固螺栓和控制器总成。其中滑水板和多功能水翼的纵向截面均为机翼形状、在喷水泵强大推力下、因其上下表面水流流速存在的压力差而持续产生的水升力、可将大部分车体向上托出水面、使车艇迅速进入并持续保持高速滑行状态。该种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装卸便捷、减阻增速效果十分显著,与多种水陆车艇配套后,能将发动机的效能发挥到极致,能将水陆车艇的水面时速提高到极限。
  • 一种水陆两栖增速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水陆多足灵动尾仿生机器人-CN202110397815.8在审
  • 尹小林;梁旭 -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2021-04-13 - 2021-07-16 - B25J11/00
  • 一种水陆多足灵动尾仿生机器人,包括主体、仿生腿和仿生尾,具备水陆运动以及替代人员潜伏、侦察和战斗的功能,所述仿生腿和仿生尾分别与主体机械连接并电连接,所述仿生腿为一对或多对,所述仿生尾包括弹性主筋、固定在弹性主筋上的尾动力模块、传力装置、间隔设置在弹性主筋上的中间节装置、固定在弹性主筋末端的末节装置;本发明具备陆地、水面和水下运动功能及战斗功能的水陆设计,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机器人,有更加优越的环境适应性和更广的应用领域
  • 一种水陆两栖灵动仿生机器人
  • [实用新型]一种水陆车艇的减阻增速装置-CN201922241726.5有效
  • 赵兴华 -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 2019-12-15 - 2020-10-02 - B60F3/00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水陆车艇的减阻增速装置,它包括滑水板、铰链、滑水板油缸、控制臂、多功能水翼、连接板、芯轴、水翼油缸、油缸座、阻流板、转臂、推杆油缸、紧固螺栓和控制器总成。其中滑水板和多功能水翼的纵向截面均为机翼形状、在喷水泵强大推力下、因其上下表面水流流速存在的压力差而持续产生的水升力、可将大部分车体向上托出水面、使车艇迅速进入并持续保持高速滑行状态。该种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装卸便捷、减阻增速效果十分显著,与多种水陆车艇配套后,能将发动机的效能发挥到极致,能将水陆车艇的水面时速提高到极限。
  • 一种水陆两栖增速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水陆多足灵动尾仿生机器人-CN202120753729.1有效
  • 尹小林;梁旭 -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2021-04-13 - 2021-12-24 - B25J11/00
  • 一种水陆多足灵动尾仿生机器人,包括主体、仿生腿和仿生尾,具备水陆运动以及替代人员潜伏、侦察和战斗的功能,所述仿生腿和仿生尾分别与主体机械连接并电连接,所述仿生腿为一对或多对,所述仿生尾包括弹性主筋、固定在弹性主筋上的尾动力模块、传力装置、间隔设置在弹性主筋上的中间节装置、固定在弹性主筋末端的末节装置;本实用新型具备陆地、水面和水下运动功能及战斗功能的水陆设计,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机器人,有更加优越的环境适应性和更广的应用领域
  • 一种水陆两栖灵动仿生机器人
  • [实用新型]一种水陆机器人的支腿结构-CN202220603800.2有效
  • 代勇;孙礼华;于嘉鹏;杨威 - 三亚芯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3-18 - 2022-07-22 - B60F3/00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水陆机器人的支腿结构,包括支撑座、安装座和支腿,所述安装座与支撑座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支腿包括上支腿和下支腿,所述上支腿设置在支撑座的侧部,所述下支腿连接在安装座的下侧,所述上支腿包括液压推杆和固定连接在液压推杆外端的上足,所述液压推杆内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上足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液压推杆与凹槽底部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现有水陆机器人的支腿机构,在水陆环境高度非结构化的地形以及有效支撑力不足的地质特点,给机器人在环境下的运用造成了困难的问题。
  • 一种水陆两栖机器人结构
  • [实用新型]水陆健身艇-CN200420098102.3无效
  • 李士军 - 李士军
  • 2004-12-02 - 2006-01-04 - B60F3/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健身的水陆健身艇,由长形艇体20、台车船用水平健身运动发动机21、22、一台简易型水平健身运动发动机29、方向控制装置五部分及与之配套的套伞状齿轮23、24、副船用螺旋桨本实用新型水陆健身艇既有益于健身健脑,又可作为水、陆交通工具的水陆健身艇。运动者使用它是在作卧式的水平运动,重心低,不容易翻车或翻艇、比划桨式船只平稳且速度快。
  • 水陆两栖健身
  • [发明专利]姿态可调的水陆车及其姿态控制方法-CN202011494857.5有效
  • 张伟超;李青;李轶伦;韩飞;赵凤云 -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 2020-12-17 - 2023-04-07 - G05D1/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姿态可调的水陆车,包括车体和质心调节装置,所述质心调节装置包括与车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滑轨,所述滑轨与质量块滑动配合,所述车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气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姿态可调的水陆车姿态控制方法,包括水上姿态控制模式和登陆姿态控制模式,当车目标质心偏移量或登陆倾斜角较小时,只通过质量块进行调节;当车目标质心偏移量或登陆倾斜角较大时,同时调节质量块和开启防侧翻气囊或辅助登陆气囊本发明姿态调节既快速又调节幅度大、可适用于水陆多种调节工况、不额外增加车的重量、提高了车的驾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 姿态可调水陆两栖及其控制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