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4373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贫燃料吸入燃气轮机-CN201280058278.3有效
  • 黑坂聪;山崎义弘;佐野光;堂浦康司;南吉隆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12-11-28 - 2014-07-30 - F02C9/40
  • 本发明的贫燃料吸入燃气轮机具备压缩机(1)、催化燃烧器(2)、涡轮(3)、热交换器(6)、热交换旁通阀(40)和第一催化剂出口温度控制部(47),压缩机(1)将燃料浓度改变的工作气体(G1)在可燃浓度极限以下进行压缩,生成压缩气体(G2);催化燃烧器(2)通过催化反应使压缩气体(G2)燃烧;涡轮(3)通过来自催化燃烧器(2)的燃烧气体(G3)被驱动;热交换器(6)利用来自涡轮(3)的废气(G4)对从压缩机(1)导入催化燃烧器(2)的压缩气体(G2)加热;热交换旁通阀(40)使热交换器(6)的压缩气体(G2)的入口侧与出口侧连通;第一催化剂出口温度控制部(47)在催化燃烧器(2)的出口温度成为出口规定值以上时,打开热交换旁通阀
  • 燃料吸入燃气轮机
  • [发明专利]冷却系统和车辆-CN201280025702.4有效
  • 大野雄一;内田和秀;城岛悠树;川上芳昭;高桥荣三;佐藤幸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2-05-22 - 2014-02-05 - B60H1/32
  • 一种冷却系统(1)包括:压缩机(12);第一热交换器(14);膨胀阀(16);第二热交换器(18);管道,该管道连接这些部件并使致冷剂循环通过这些部件;冷却单元(30),该冷却单元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14)与膨胀阀(16)之间的管道中并用致冷剂冷却发热源(31);和将第一通路(21)与第二通路(36)连通的连接通路,第一通路(21)是在压缩机(12)与热交换器(14)之间的管道,第二通路(36)是在冷却单元第一热交换器(14)配置在比冷却单元(30)高的位置,并且管道配置成使得由第一热交换器(14)冷凝的致冷剂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冷却单元(30)。
  • 冷却系统车辆
  • [发明专利]热回收利用系统-CN201180058447.9有效
  • 中小路裕;长安立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3-04 - 2013-08-14 - F23J15/06
  • 热回收利用系统配备有:用于发电的锅炉(11);从锅炉的烟气回收热量的热回收单元(13);热交换器(21),所述热交换器使用通过热回收单元回收的热量作为除了用于发电的设备之外的设备的热源;蓄热器(31),所述蓄热器储蓄用于除了用于发电的设备之外的设备的热源;和加热介质循环管路(22),在所述加热介质循环管路中,加热介质在热回收单元与热交换器之间循环与通过热交换交换通过热回收单元回收的热量。在起动系统时,热交换器(21)通过储蓄在蓄热器(31)中的热源预热热回收单元(13)。
  • 回收利用系统
  • [发明专利]具有局部回收的废热回收系统-CN201180034786.3有效
  • 约翰·吉布尔;阿尔内·安德松 - 马克卡车公司
  • 2011-07-14 - 2013-05-15 - F01K23/02
  • 一种用于与内燃机一起使用的废热回收设备,其包括工作流体回路,该工作流体回路具有:第一加热管线以及与第一加热管线平行的第二加热管线;在第一加热管线中的第一热交换器,该第一热交换器以可操作方式连接成从内燃机的废排气流向工作流体传递热能;在第二加热管线中的第二热交换器,该第二热交换器以可操作方式连接成从内燃机的再循环排气向工作流体传递热能;以及回收热交换器,该回收热交换器以可操作方式连接成从在膨胀器出口和冷凝器入口的接点处的工作流体向第一加热管线中的工作流体传递热能
  • 具有局部回收系统
  • [发明专利]离子吸附模块及水处理方法-CN201080011228.0有效
  • 井上洋;山中弘次;铃木阳代;中森理 - 奥加诺株式会社
  • 2010-03-05 - 2012-02-08 - B01J39/20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吸附模块,其具备具有使被处理水流入的开口的容器、和填充于该容器中的整体式有机多孔性离子交换体,其中,该整体式有机多孔性离子交换体是连续大孔结构体,该连续大孔结构体中,气泡状的大孔彼此重叠,该重叠部分在水润湿状态下形成平均直径30~300μm的开口,该离子交换体的总微孔容积为0.5~5ml/g、水润湿状态下每单位体积的离子交换容量为0.4~5mg当量/ml,且在该连续大孔结构体(干燥体)这样的离子吸附模块的通水压差小,即使流速上升,仍可保持短的离子交换带长度,并且每单位体积的离子交换容量大。
  • 离子吸附模块水处理方法
  • [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CN201080065064.X有效
  • 山本宪昭;加守田广和;十仓聪;杉尾孝;高桥正敏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2010-03-01 - 2012-11-14 - F25B1/00
  •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具有:经由制冷剂配管连接的压缩机(6)、室内热交换器(16)、膨胀阀(12)和室外热交换器(14),其中,设置有蓄积压缩机(6)产生的热的蓄热装置,还具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将第一供热运转切换到第二供热运转,该第一供热运转在从收纳于蓄热槽(32)的蓄热材料(36)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使从压缩机(6)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室热交换器(16)、膨胀阀(12)和室外热交换器(14);该第二供热运转在蓄热材料(36)的温度超过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使从压缩机(6)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6)和蓄热热交换器(34)。
  • 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光分组的发送方法、设备、处理方法及光交换设备-CN201480077406.8有效
  • 杨小玲;王岩;马会肖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014-06-03 - 2018-11-13 - H04J14/02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分组的发送方法、设备、处理方法及光交换设备,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获得第一光包载荷和/或第三光标签,获得第二光标签和与所述第二光标签对应的第二光包载荷;输出器,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二光标签与发送所述第二光包载荷之间的保护时长内,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器获得的所述第三光标签和/或所述第一光包载荷,以便于所述光交换设备依据所述第三光标签,进行所述第三光标签对应的第三光包载荷的交换处理,和/或,以便于所述光交换设备依据第一光包载荷对应的第一光标签,进行所述第一光包载荷的交换处理。
  • 分组发送方法设备处理交换
  • [发明专利]用于通信设备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CN200580047801.2有效
  • 朴熙太 - 株式会社创造21
  • 2005-07-06 - 2008-01-30 - F25B1/00
  • 该室内模块位于基站内部并且具有:储存罐,其中储存有冷却水;一对循环泵,其并联地安装在从所述储存罐的出口延伸出的冷却水管上;室内热交换器,其安装在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延伸出的冷却水管上;和室内鼓风机,其位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附近该室外模块位于所述基站外部并且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其安装在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出口延伸出的冷却水管上;室外鼓风机,其位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附近;和一对冷却单元,其串联地安装在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延伸出的冷却水管上
  • 用于通信设备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空调机-CN200780001722.7有效
  • 小岛诚;瀬户口隆之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2007-01-16 - 2009-02-04 - F25B41/00
  • 本发明提供空调机,所述空调机对与具有多个通路的空调机用的热交换器对应的分流器的各通路间的制冷剂的偏流进行相反地、合适地控制,从而提高了热交换性能。空调机具有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节流装置以及具有多个通路的室内热交换器。各部件通过制冷剂配管依次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在具有多个通路的室内热交换器和节流装置之间配设有具有多个通路的分流器。在预定的运转状态中,对处理能力大且在室内热交换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高的预定的通路分配比其它的通路更多的制冷剂。
  • 空调机
  • [发明专利]热装置及其热交换优化方法-CN201480070251.5有效
  • M·黑廷格尔 - 制冷技术应用公司
  • 2014-12-22 - 2018-01-02 - F25B2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装置(10),包括奇数N个封闭的初级回路(P10,i,N≥3,i∈[1,N]),每个初级回路包括串行连接到至少一个热交换区(E10)的至少两个输出点(A10,i、B10,i),在热交换区中根据周期所述交换区(E10)的输入以单向方式连接到每个初级回路的输出点之一,以及交换区的输出以单向方式连接到所述初级回路的其他输出点,以使得进入所述交换区(E10)的载热流体的流量之和总是大于零。本发明的目的还涉及这种热装置(10)的热交换的优化方法。
  • 装置及其热交换优化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