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0288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处理装置-CN202210244130.4在审
  • C·科赫贝格;M·亨茨勒;A·威兰 - 普瑞姆有限公司
  • 2022-03-14 - 2022-09-20 - F01N3/2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处理装置,具有:通至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的排气通道(12),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构成用于改变流经排气通道(12)的排气(A)的引导到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下游的第一排气路径(16)中和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下游的第二排气路径(18)中的排气份额,第一排气路径(16)和第二排气路径(18)通至排气排出部(44);在排气排出部(44)上游的第一排气路径(16)中的SCR催化器布置结构(32);以及液体旁路管路(60),用于将来自关于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在上游的排气通道(12)中的液体收集区域(62)的液体导出至液体释放区域(64),所述液体释放区域用于将液体释放到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下游的第二排气路径(18)中。
  • 用于内燃机排气设备处理装置
  • [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处理装置-CN202210119745.4在审
  • W·达兹;A·威兰;K·卡佩斯 - 普瑞姆有限公司
  • 2022-02-09 - 2022-08-16 - F01N3/2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处理装置,所述排气处理装置包括:从在壳体(14)上设置的排气入口(32)引导到在所述壳体(14)上设置的排气出口(34)的第一排气路径(42);从所述排气入口(32)引导到所述排气出口(34)的、与所述第一排气路径(42)分开的第二排气路径(50);用于改变穿流所述排气入口(32)的排气(A)的引导到所述第一排气路径(42)和所述第二排气路径(50)中的排气份额的流动路径转换单元(36);用于将反应剂(R)放出到所述第二排气路径(50)中的在所述排气入口(32)下游的反应剂放出装置(56)以及所述第二排气路径(50)中的在所述排气出口
  • 用于内燃机排气设备处理装置
  • [发明专利]流体加热炉及加热方法-CN202111537770.6在审
  • 山下大辅;渡边浩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21-12-15 - 2022-07-29 - F24H9/1854
  • 流体加热炉为循环利用型芯所使用的型芯砂的流体加热炉,具备:流体槽,利用流动气体使型芯砂流动的同时加热型芯砂;以及排气路,与流体槽连通,将流动气体排气排气路具备投放部,其用于经由排气路向流体槽内投放型芯砂在排气路中,通过排气路内被排气流动气体将从投放部投放至排气路内的型芯砂加热,在流体槽中,将在排气路被加热的型芯砂进一步加热。
  • 流体加热炉加热方法
  • [发明专利]排气系统-CN201980057257.1有效
  • P·希尔特;S·舍佩尔斯 - 纬湃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8-28 - 2023-04-18 - F01N13/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来自排气源、特别是内燃机的排气进行引导和后处理的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包括:可由排气过的流动路段(1);至少一个设置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4、5),该部件布置在流动路段(1)中并且可由排气过;和用于影响流动路段(1)中的排气的执行器(6、7、9),其中,执行器(6、7、9)与流动路段(1)中的气体体积流体连通,由此能影响可流过流动路段(1)的排气流动方向。
  • 排气系统
  • [发明专利]反应剂释放布置系统-CN201711054299.9有效
  • K·K·韦姆帕蒂;E·库尔佩约维克 - 埃贝斯佩歇排气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2017-11-01 - 2020-10-09 - F01N3/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反应剂释放到内燃机的排气中的反应剂释放布置系统,包括:提供能由排气沿排气流动方向(A)穿流的排气通道(13)的排气引导元件(12);在排气通道中沿着体纵轴线(K)延伸地支承在排气引导元件上的反应剂释放体(14),其具有体壁(16),在反应剂释放体中设置有由体壁的壁内面(32)包围的反应剂容纳体积(20)并且反应剂释放体能在体壁的壁外面(18)上由在排气通道中流动排气环流,反应剂容纳体积通过至少一个通孔(44、46)朝排气通道敞开;用于将反应剂释放到反应剂容纳体积中的反应剂释放单元(22),其中,体壁配设有加热装置(38),用于至少在体壁的壁内面的区域中使反应剂释放体升温。
  • 反应释放布置系统
  • [发明专利]排气分析系统-CN201210441594.0有效
  • 冈田薰;早田政幸;山崎徹;浦谷胜己 -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 2012-11-07 - 2013-05-15 - G01N3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分析系统,不仅从排气分析系统一方向用户通知需要进行吹扫处理的时机,而且使用户容易识别所述通知,由此促使用户对排气管路进行吹扫处理。所述排气分析系统包括:排气排气管路(L);测定设备(2)、(3),设在所述排气管路(L)上,包括污染成分仪,该污染成分仪测定成为在所述排气管路(L)中产生污垢的原因的污染成分;显示控制设备
  • 排气分析系统
  • [发明专利]具有排气出口单元的气动动力扳手-CN201080011959.5有效
  • K·C·舍普斯 - 阿特拉斯·科普柯工具公司
  • 2010-03-24 - 2012-02-08 - B25B23/00
  • 一种便携式气动动力扳手,具有带有手柄(11)的外壳、电机、压力空气入口通道(12)以及用于将来自电机的排气输送到外壳外部的出口通道(14),其中出口单元(20)连接到所述出口通道(14)并且该出口单元(20)具有:形成了主排气路径(A)的第一出口开口装置(26、27)、形成了附加排气路径(B)的第二出口开口装置(31、32)、以及能够手动操作的气门(35、41),该气门(35、41)被布置成通过开启或闭合所述第二出口开口装置(31、32)来控制所述附加排气路径(B)。主排气路径(A)和附加排气路径(B)的总的出口流动面积为动力扳手提供了增大的扭矩输出。
  • 具有排气出口单元气动动力扳手
  • [发明专利]全热交换装置用外壳部以及包括该外壳部的全热交换装置-CN201580044743.1在审
  • 洪基荣;玄钟能;朴京雨;金宰佑 - EG海姆株式会社
  • 2015-08-13 - 2017-04-19 - F24F7/06
  • 本发明涉及全热交换装置,构成换气系统的一部分,并且不论设置场所的作业空间以及所述作业空间周边的排管排列、排管空间,可提高设置容易度,同时可将供气流通道以及排气通道轻松改变并设置成各种形态。具体地说涉及全热交换装置,包括供气用送风单元以及排气用送风单元,在室外、外壳以及室内之间强制流动室内空气以及室外空气;全热元件,使通过所述排气用送风单元的排气通道上的室内空气与所述供气用送风单元的供气流通道上的室外空气通过的同时相互进行热交换;外壳部,吸入所述室内空气以及所述室外空气之后排放,并且收容所述排气用送风单元、所述供气用送风单元以及所述全热元件;其中,所述外壳部具有流动通道可变结构,所述流动通道可变结构可选择性地改变所述排气通道以及所述供气流通道
  • 热交换装置外壳以及包括
  • [发明专利]排气歧管-CN200780022891.9无效
  • G·弗兰齐黑尔德;J·奥尔利奇;A·吕斯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2007-06-13 - 2009-07-01 - F01N7/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排气歧管,该排气歧管具有带两个排气通道(26,27)的中间部分(21),其中来自内燃机第一气缸组的排气可以被输送到中间部分的第一排气通道(26),来自内燃机第二气缸组的排气可以被输送到中间部分的第二排气通道排气可以分别通过第一排气通道(26)被输送到第一流路,通过第二排气通道(27)被输送到第二流路。在中间部分(21)中内置有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和/或用于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43)和/或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
  • 排气歧管
  • [发明专利]经由支柱冷却通路的排气框架冷却-CN201510301747.5在审
  • S.帕卡拉;C.P.科克斯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5-06-05 - 2016-02-03 - F02C7/12
  • 提供了一种包括涡轮排气区段的系统。涡轮排气区段包括排气路径。涡轮排气区段还包括外部结构,其具有外壳、沿排气路径设置的外排气壁,以及设置在外排气壁与外壳之间的外腔。涡轮排气区段还包括内部结构,其具有沿排气路径设置的内排气壁、设置在内壳与轴承壳体之间的轴承腔。此外,涡轮排气区段包括在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之间延伸的支柱。支柱包括构造成使流体从轴承腔流至外腔的第一流动通路。流体流与支柱热隔离。
  • 经由支柱冷却通路排气框架
  • [实用新型]一种烤箱-CN201020217129.5有效
  • 金虎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2010-06-01 - 2011-02-16 - A47J37/06
  • 包括箱体及门体,门体包括门外窗、门中窗、门内窗,门外窗与门中窗之间设有第一空气流通道,门中窗与门内窗之间均设有第二空气流通道,箱体所设中空腔体的顶板上设有排气电机及排气通道,排气电机的排气口与排气通道相通,且排气通道与第一空气流通道及第二空气流通道相通,排气通道上还装有将排气通道内的空气导向至第二空气流通道内的挡板。排气电机排出的冷风通过排气通道,经过门体上端时,挡板把部分的风导向门中窗与门内窗之间设有的第二空气流通道,使门中窗与门内窗之间的热气从上往下排出,形成冷空气的隔热带来降低门外窗的温升,另一部分的风还是带动门外窗与门中窗之间的热空气,排出烤箱外部,提高了排气风道的利用率,并且使门体温升降低。
  • 一种烤箱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