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4608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多工质管壳式换热器及系统-CN202011119707.6在审
  • 李文斌;丁颖;王小尚;孙少杰;刘景俊;张建民;李健荣 - 青岛中稷龙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0-19 - 2021-01-05 - F28D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质管壳式换热器和系统,属于技术领域,多工质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具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形成腔,由工质进口进入和/或由工质出口排出的工质为气态;第一隔板,设置于腔内,第一隔板将腔分隔形成多个通道热管路,每个通道内均设有一热管路,热管路具有进口和出口。当每个热管路内的工质与对应的通道工质之间的热效率存在差异,且由于通道内气态工质的存在,使得每个通道内的压力不同,进而使得由工质进口进入到每个通道内的工质流量不同,实现每个通道工质流量的自动调节,能够省去流量分配结构等部件,降低系统的运维成本。
  • 一种工质管壳换热器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多工质管壳式换热器及系统-CN202022326961.5有效
  • 李文斌;丁颖;王小尚;孙少杰;刘景俊;张建民;李健荣 - 青岛中稷龙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0-19 - 2021-07-23 - F28D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质管壳式换热器和系统,属于技术领域,多工质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具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形成腔,由工质进口进入和/或由工质出口排出的工质为气态;第一隔板,设置于腔内,第一隔板将腔分隔形成多个通道热管路,每个通道内均设有一热管路,热管路具有进口和出口。每个热管路内的工质与对应的通道工质之间的热效率存在差异,且由于通道内气态工质的存在,使得每个通道内的压力不同,进而使得由工质进口进入到每个通道内的工质流量不同,实现通道工质流量的自动调节,能够省去流量分配结构等部件,降低系统的运维成本。
  • 一种工质管壳换热器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回收焦炉荒煤气余热的上升管-CN202020253065.8有效
  • 印文宝;姜士敏;金勇;陈玉龙 - 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3-04 - 2020-11-06 - F27D17/00
  • 上升管包括自下向上依次相连的底座、上升管壳体和上升管盖;上升管壳体由内筒和外筒套装而成;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通道;内筒内砌筑上升管内衬;外筒开设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与通道连通;工质入口位于上升管壳体的下部,工质出口位于上升管壳体的上部;通过工质入口向通道内通入工质工质为煤气或空气或氢气;工质通道后,由工质出口排出。通过本方案可以解决现有采用除盐水为工质的上升管存在容易泄漏破坏焦炉炭化室炉墙的问题。
  • 一种回收焦炉煤气余热上升
  • [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CN201420842916.7有效
  • 郑红梅 -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 2014-12-25 - 2015-06-17 - F24D3/02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包括第一级装置以及第二级装置;第一级装置中设置有第一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一工质通道工质进行的烟气通道;其中,烟气通道的入口与兰炭废气锅炉排烟管道连接,烟气通道的出口与烟气排放装置连接;第二级装置中设置有第二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二工质通道工质进行的循环水通道;其中,工质通道通过工质管路依次与第一级装置和第二级装置以及泵形成工质回路;循环水通道通过循环水管路依次与用户供暖装置、循环水泵和第二级装置连接构成循环水回路,本实用新型将兰炭废气锅炉的低温烟气余热加以利用进行采暖,其系统简单易行,使废气资源更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 一种利用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装置
  • [实用新型]蜂窝式复合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尾气采暖系统-CN201020617046.5无效
  • 刘莞欣;刘福贵 - 刘莞欣
  • 2010-11-22 - 2011-06-22 - F28D9/00
  • 蜂窝式复合装置涉及一种采用蜂窝式结构和板式结构相组合进行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尾气采暖系统。其壳体(1)内设有冷工质通道(6)和工质通道(7),冷工质通道(6)和工质通道(7)是由若干设于壳体(1)内的隔板(8)围成,呈蜂窝状紧密排列,壳体(1)内的两端均设有冷工质汇集腔(9)和工质汇集腔(10)。汽车尾气采暖系统,包括风机(12)、空气过滤器(13)、温度控制器(14)及上述的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流动阻力小、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且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其具有良好的消声效果。
  • 蜂窝复合装置应用汽车尾气采暖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凝汽器-CN201110056789.9在审
  • 刘福贵 - 刘福贵
  • 2011-03-08 - 2012-09-19 - F28B1/00
  • 带翅片竖管凝汽器涉及汽轮机排气进行冷凝相变换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工质进口2、工质出口3和冷工质出口4、冷工质进口5,壳体1内设有冷工质通道6和工质7,所述冷工质通道6是由若干带翅片的上部为倾斜布置的翅片管和下部为竖直布置的翅片管,以及中间由带孔倾斜的固定导流隔板13构成,其上下两端设有冷工质出口汇集腔8和冷工质进口汇集腔9,冷工质通道6、冷工质进口5和冷工质出口4通过设置在冷工质通道6上端的冷工质出口汇集腔8和下端的冷工质进口汇集腔9连接;所述翅片管外空间的工质通道7、工质进口2、工质出口3和伞形直接冷凝区10相通。它解决了用热泵技术直接回收汽轮机排气凝结余热,使冷工质工质均处于相变状态进行热交换,在满足汽轮机排气真空度和凝结水过冷度等技术指标前提下,达到高效、快速、全部回收汽机排气余热的目的。
  • 一种凝汽器
  • [发明专利]高效节能一体式空气压缩机系统-CN202210244014.2在审
  • 周正河 - 上海孟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2022-03-14 - 2022-04-29 - F04B37/12
  • 高效节能一体式空气压缩机系统,包括压缩主机,压缩主机产生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的出油端连接至换热器A、出气端连接至换热器B,换热器A上具有工质通道A,换热器B上具有工质通道B,液体工质工质通道A的进口进入、出口流出,工质通道A的出口连接至涡流制冷器,涡流制冷器经过能量分离出的低温液态工质进入工质通道B,工质通道B的出口连接在储液罐,经过换热器B的空气经过汽水分离器后进入换热器C,换热器C上具有工质通道C,涡流制冷器经过能量分离出的高温过热蒸汽态工质进入工质通道C。
  • 高效节能体式空气压缩机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微通道换热器-CN202310673339.7在审
  • 汤凯;郭元东;林贵平;苗建印;张红星;黄金印;谢永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6-07 - 2023-07-25 - F28D1/03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涉及高效传热技术领域。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盖板、歧管分液板和微通道基板;歧管分液板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多个单元,单元包括歧管进液流道和歧管排液口,歧管进液流道与进液口连通;微通道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微通道单元,微通道单元具有通道,歧管进液流道通过通道与歧管排液口连通;歧管分液板或盖板上设置有连通工质出口,歧管排液口与工质出口连通。相比于传统的平直进液设计,歧管分液板上多个歧管进液流道的设计能够将工质更均匀地分配至整个微通道单元内,有效地减小了工质的流动长度,从而减小工质所受的流动阻力,并提升单元内流量分布的均匀性
  • 一种通道换热器
  • [发明专利]一种氟塑料单管烟气系数测量系统-CN201610286585.7在审
  • 罗小平;周建阳;冯振飞;欧阳顺亮;邓聪;谢鸣宇;吴迪;张霖;甘兵;王兆涛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6-04-29 - 2016-07-27 - G01N25/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塑料单管烟气系数测量系统,包括: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通道外管和嵌套设置在所述通道外管内的氟塑料单管;烟气循环系统,连接通道外管的进出口形成烟气循环回路,用于控制通道外管中的烟气的流量、温度、压力及烟气的回收;工质循环系统,连接氟塑料单管的进出口形成工质循环回路,用于控制氟塑料单管中工质的流量、温度、压力及工质的回收;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及分析通道外管及氟塑料单管内的温度和压力信号,从而得到所需测试实验参数.本发明用于测试包含一类换热器单管的热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抗磨损、耐腐蚀、精度高。
  • 一种氟塑料烟气系数测量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