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0806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井状建筑用阻尼装置-CN202110008783.8在审
  • 厉见芬;李书进;冯宁宁 - 常州工学院
  • 2021-01-05 - 2021-04-30 - E04B1/98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井状建筑用阻尼装置,其包括:第一建筑、第二建筑、第三建筑以及第四建筑,所述第一建筑、第二建筑、第三建筑以及第四建筑构设为井字型结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在粘弹性阻尼器的作用下,固定板通过带动滑板上的高分子阻尼层,在约束框内部的滞回槽中左右晃动,利用高分子阻尼层的剪切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从而使得第一建筑、第二建筑、第三建筑以及第四建筑组成的井字型结构具有左右方向上的消能减震功能,本发明通过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使得第一建筑、第二建筑、第三建筑以及第四建筑组成的井字型结构具有前后方向上的消能减震功能。
  • 一种新型建筑阻尼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井状建筑用阻尼装置-CN201811466811.5有效
  • 陈必武;陈必健;罗龙艳 - 海南泉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18-12-03 - 2020-05-12 - E04H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状建筑用阻尼装置,包括建筑和阻尼件,第一建筑、第二建筑、第三建筑和第四建筑构设为井字结构,第一建筑、第二建筑、第三建筑和第四建筑的内部设有第一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尼件,第二阻尼件内部设置下定位盘,下定位盘的上端面采用连接柱连接设置有上定位盘,所述上定位盘与建筑之间也设置有阻尼件。本发明能够对第一建筑、第二建筑、第三建筑和第四建筑进行耗能减震,而且制作简单,施工方便,有利于在地震区广泛推广应用,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阻尼件,能够实现二次耗能减震,使减震的效果更佳。
  • 一种建筑阻尼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井状建筑用阻尼装置-CN202022588879.X有效
  • 刘丽 - 刘丽
  • 2020-11-10 - 2021-07-13 - E04B1/9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状建筑用阻尼装置,包括井字形建筑,所述井字形建筑的中部安装有阻尼件,且井字形建筑的直角外壁之间浇筑成型有斜,且斜的中部与井字形建筑的直角外壁之间浇筑固定有内撑,所述井字形建筑体内部嵌入有内筋条A和内筋条B,且内筋条A和内筋条B之间焊接横筋条构成内撑组件,在阻尼件外侧井字形建筑的直角边之间浇筑斜,同时斜与井字形建筑的直角边之间浇筑内撑进行再次连接加固,借助斜和内撑实现了对井字形建筑直角边处的加固,防止井字形建筑的直角边处结构强度过于脆弱。
  • 一种建筑阻尼装置
  • [发明专利]扩建墙体的固定方法-CN201510401772.0有效
  • 丁秋泉 - 昆山卓群园林装饰有限公司
  • 2015-07-09 - 2018-07-06 - E04G23/02
  • 本发明公开了扩建墙体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旧墙体基础旁新扩建部分基础,在旧建筑柱旁边傍一新建筑柱,在旧建筑旁边傍一新建筑;b、在旧墙体的旧建筑柱上开设通孔,在旧建筑梁上开设通孔;c、将新建筑柱与旧建筑柱通过通孔绑扎固定,旧建筑与新建筑绑扎固定。将旧墙体的旧建筑柱与新墙体的新建筑柱通过绑扎固定,以及旧建筑与新建筑绑扎固定,因此,当新建筑柱因地基较松发生沉降时,旧建筑柱和旧建筑通过自身的稳固性将新建筑柱拉紧,防止新建筑柱发生沉降,从而使得新建筑柱和沿新建筑柱建成的新墙体不会发生沉降,避免了新墙体发生倾斜,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安全。
  • 新建筑建筑梁建筑柱墙体绑扎旧墙体沉降通孔扩建稳固性拉紧地基保证
  • [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钢筋-CN202320734474.3有效
  • 陈兴邦;王金华 - 武汉慧昌达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2023-04-06 - 2023-09-19 - E04C5/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钢筋。其技术方案包括:建筑钢筋、固定箍和中筋,建筑钢筋的外侧套接安装有固定箍,建筑钢筋之间活动安装有中筋,固定箍与建筑钢筋之间卡接有第一卡环,建筑钢筋与中筋之间活动安装有Z型加强筋,建筑钢筋与Z型加强筋的外侧套接安装有卡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Z型加强筋、卡箍和第二卡环,工作人员将Z型加强筋安装在建筑钢筋与中筋之间,然后用卡箍将建筑钢筋与Z型加强筋固定在一起,接着用第二卡环将卡箍卡接在建筑钢筋的外侧,使悬梁更稳定。
  • 一种建筑钢筋
  • [发明专利]六角蜂窝抗震建筑框架结构-CN200810181420.9无效
  • 王浩旻 - 王浩旻
  • 2008-11-07 - 2009-04-01 - E04B1/9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六角蜂窝抗震建筑框架结构。一种六角蜂窝建筑框架结构,包括蜂窝立柱、蜂窝斜、蜂窝平行,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六角蜂窝框架的平面基本单元为六边形,平行于建筑物的为蜂窝平行,与蜂窝平行连接的为蜂窝斜,蜂窝平行与蜂窝斜构成六角蜂窝;所述之间的结点为结点,与地面垂直的蜂窝立柱分布于六边形的结点处,呈六角分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建筑物建造成本和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结构创新,改进建筑物框架的受力状况,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 六角蜂窝抗震建筑框架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的体外预应力结构-CN201921936671.3有效
  • 叶富源;石振候 - 石振候
  • 2019-11-11 - 2020-08-18 - E04G2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的体外预应力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建筑和固定块,所述建筑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建筑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筋,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板左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贯穿连接有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与固定筋进行套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建筑和固定块能够更好的对建筑进行预应力处理,从而通过预应力筋来进行张拉,从而更好的保护了建筑不被拉裂的现象,从而使得建筑与预应力筋之间的振幅独立,互不干扰,从而更好的保护了建筑不被破坏。
  • 一种建筑体外预应力结构
  • [发明专利]乘客输送装置-CN201510661649.2有效
  • 内山香绪利;三村一美;宇津宫博文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水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15-10-14 - 2017-10-24 - B66B23/12
  • 本发明提供乘客输送装置,在非固定侧支承建筑物侧支承脱离时防止乘客输送装置下落,使从建筑物侧支承脱离的非固定侧支承重新自动回到建筑物侧支承梁上,防止框架底部部件破损。在框架(4)的设置有非固定侧支承(7)的一侧的水平部具有框架底部部件;比框架底部部件更向下方突出的滑动底座(11);在框架(4)的下方以与滑动底座(11)之间具有规定间隙的方式设置的附加建筑(5),附加建筑(5)形成为,在2个建筑物侧支承之间的距离变大、非固定侧支承(7)从建筑物侧支承(3a)脱离时,滑动底座(11)与附加建筑(5)搭接而支承框架(4),规定间隙是非固定侧支承(7)能够重新返回的大小
  • 乘客输送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既有紧邻建筑护坡桩的双排桩结构-CN201320746491.5有效
  • 胡贺祥;宋福渊;郭恒;马庆松;油新华;杨春英;张清林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1-25 - 2014-05-07 - E02D17/04
  • 一种利用既有紧邻建筑护坡桩的双排桩结构,包括新建护坡桩和新建护坡桩桩顶冠,新建护坡桩桩顶冠远离新建建筑基坑的一侧刚性连接有连,连又与在新建建筑基坑开挖前就已埋在地下的既有紧邻建筑护坡桩桩顶冠刚性连接,既有紧邻建筑护坡桩桩顶冠又刚性连接在在新建建筑基坑开挖前就已埋在地下的既有紧邻建筑护坡桩的桩顶,新建护坡桩和新建护坡桩桩顶冠通过连与既有紧邻建筑护坡桩和既有紧邻建筑护坡桩桩顶冠连接、从而形成了双排桩结构本结构利用了已被废置了的既有紧邻建筑护坡桩及其冠,节省钢筋与混凝土材料,节省了桩机和人工费用,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有效利用了新建建筑基坑本就狭小的施工空间。
  • 一种利用既有紧邻建筑护坡双排桩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性能良好的建筑物坡屋面-CN201610618745.3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董超超
  • 2016-07-28 - 2016-10-26 - E04C3/02
  • 本发明一种性能良好的建筑物坡屋面,包括建筑物坡屋面和与建筑物坡屋面相连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建筑物坡屋面采用如下方法构建:(1)根据拟建的建筑物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物结构模型上构建坡屋面结构模型;(2)根据坡屋面结构模型计算坡屋面的斜、支座和/或平的受力情况,根据、支座的受力集中情况在坡屋面结构内布设附加筋;(3)在坡屋面结构斜与斜连接处或斜与平连接处设置角托。本发明减少了构建坡屋面结构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坡屋面结构的安全度。
  • 一种性能良好建筑物屋面
  • [实用新型]六角蜂窝抗震建筑框架结构-CN200820210133.1无效
  • 王浩旻 - 王浩旻
  • 2008-11-07 - 2009-10-14 - E04B1/9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六角蜂窝抗震建筑框架结构。一种六角蜂窝建筑框架结构,包括蜂窝立柱、蜂窝斜、蜂窝平行,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六角蜂窝框架的平面基本单元为六边形,平行于建筑物的为蜂窝平行,与蜂窝平行连接的为蜂窝斜,蜂窝平行与蜂窝斜构成六角蜂窝;所述之间的结点为结点,与地面垂直的蜂窝立柱分布于六边形的结点处,呈六角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建筑物建造成本和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结构创新,改进建筑物框架的受力状况,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 六角蜂窝抗震建筑框架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