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5877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调色剂-CN200610109000.0有效
  • 山崎克久;藤本雅己;广子就一;田谷真明 - 佳能株式会社
  • 2006-07-31 - 2007-02-14 - G03G9/08
  • 本发明的调色剂至少含有粘合树脂、着色剂。该粘合树脂至少含有聚酯单元及乙烯类共聚单元。其特征为,该调色剂经特定方法提取的特定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A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中,在分子量2000~7000的范围内有主峰MpA。特定的THF可溶成分B利用GPC法测定得到的分子量分布中,在分子量5000~10000的范围内有主峰MpB,分子量在100000或100000以下的比例为70~100质量%,THF可溶成分A的峰分子量MpA及THF可溶成分B的峰分子量MpB的关系满足特定式。
  • 调色
  • [发明专利]感光性树脂层压体-CN200780009084.3有效
  • 小谷雄三 - 旭化成电子材料元件株式会社
  • 2007-03-09 - 2009-04-01 - G03F7/027
  •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形成树脂黑色矩阵时,感光度、遮光性、细线附着力、过显影时的线宽稳定性、复印性、生产率优异的感光性树脂层压体,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形成彩色像素时,感光度高的感光性树脂层压体。一种感光性树脂层压体,其通过将至少支持层和感光性树脂层层压而形成,该感光性树脂层由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3~40质量%下述式(I)所表示的碱可溶高分子、1~40质量%特定的碱可溶高分子、3~25质量%具有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光聚合性化合物、0.1~20质量%光聚合引发剂、40~70质量%着色颜料,并且该式(I)所表示的碱可溶高分子∶特定的碱可溶高分子(质量比)=1∶5~16∶1。
  • 感光性树脂层压
  • [发明专利]无涂层壳体及其制造方法-CN201280039263.2无效
  • 藤泽朋幸;板谷博治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2012-08-10 - 2014-04-23 - C08L101/00
  • 一种无涂层壳体,其使用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D)形成的成形品,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D)包含:20~60质量%的丙酮不溶性树脂成分(A),所述丙酮不溶性树脂成分(A)含有质量平均粒径为0.05~0.3μm的橡胶成分(a),且线膨胀系数为11×10-5~20.5×10-5;40~80质量%的丙酮可溶树脂成分(B)(其中,(A)+(B)=100质量%);和着色剂(C),并且,(1)丙酮可溶树脂成分(B)含有6.0~45质量%来源于不饱和腈单体的成分,且(2)在丙酮可溶树脂成分(B)中含有2~20质量%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得到的分子量7万以下的成分
  • 涂层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可溶固着软质磨粒薄膜抛光方法-CN201410460372.2在审
  • 周兆忠;冯凯萍;邓乾发;吕冰海;袁巨龙 - 衢州学院
  • 2014-09-11 - 2014-12-24 - B24B1/00
  •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光纤连接器的可溶固着软质磨粒薄膜抛光方法,采用可溶固着软质磨粒薄膜,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端面与所述可溶固着软质磨粒薄膜以面面接触形式相互作用。抛光载荷在0.01~1MPa之间,所述的可溶固着软质磨粒薄膜转速在10~200r/Min之间,由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的可溶固着软质磨粒薄膜在光纤连接器的端面转动。在光纤连接器的端面与所述的可溶固着软质磨粒薄膜的接触面供给雾状冷却液。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光纤连接器的传统游离磨粒抛光中加工效率低、磨料损耗大的不足,及现有的固着磨粒抛光膜存在使用寿命短、树脂结合剂易黏着于抛光表面等问题,提高加工效率、加工精度、降低生成成本的光纤连接器的可溶固着软质磨粒薄膜抛光方法
  • 一种光纤连接器可溶性固着软质磨粒薄膜抛光方法
  • [发明专利]以吸水性树脂为主成分的粒状吸水剂-CN200880006861.3有效
  • 北野贵洋;河野贵昭;和田克之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2008-02-28 - 2010-01-13 - C08L33/02
  • 上述课题通过一种粒状吸水剂而被解决,该粒状吸水剂的特征在于,其以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为主成分,无加压下吸收倍率为28g/g以上,并满足下述(a)~(c):(a)搅拌水可溶成分量为15~60质量%;(b)搅拌水可溶成分量与静置水可溶成分量的差(搅拌水可溶成分量-静置水可溶成分量)为15~50质量%;(c)扩散吸收指数为1.40~10.0g/g/min;其中,搅拌水可溶成分量表示在生理食盐水中、在搅拌下16小时后的溶出高分子量,静置水可溶成分量表示在生理食盐水中、在静置下16小时后的溶出高分子量。
  • 吸水性树脂为主成分粒状吸水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