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2037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织机捆绑检测自停装置-CN201420604785.9有效
  • 沈洪良;韩小柳;周群辉 - 振石集团恒石纤维基业有限公司
  • 2014-10-20 - 2015-02-11 - D03D51/28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织机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织机捆绑检测自停装置,它包括玻织机的机架、玻输入机构和玻编织机构,玻由玻输入机构穿出,进入玻编织机构,玻处于绷紧状态;在玻输入机构与玻编织机构的玻的内侧设有风管,风管的一端或两端与外界连通,在与外界连通的风管的端口设有鼓风机,在靠近玻一侧的风管上设有与每根玻对应的通孔,该玻织机捆绑检测自停装置,通过风管吹出空气,对玻具有一定的向外的作用力,一旦发生断的情况,断裂的玻会被空气向外吹出,漂浮在空气中,从而方便了操作工人的目测,极易容易发现断的情况,避免断进入布匹中造成布匹的浪费,可提高玻纤布的品质。
  • 织机捆绑检测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适应内退和外退混用的送经装置-CN201921624100.6有效
  • 李春惠;谈源;陈香伟;沈蓝江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26 - 2020-06-23 - D03D49/1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应内退和外退混用的送经装置,包括:玻架、碳架、张力杆组、玻送径辊、碳送径辊、张力伺服摆辊组;所述玻架用以放置玻卷,所述玻送径辊用以牵拉玻,所述张力杆组设置在所述玻架和所述玻送径辊之间,用以对玻施加张力;所述碳架用以放置碳卷,所述碳送径辊用以牵拉碳;所述张力伺服摆辊组用以控制玻、碳张力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应内退和外退混用的送经装置通过张力杆组对玻施加张力,避免了玻纤维内退倒成外退时引起的起毛现象,确保了成型质量。
  • 一种适应内退外退纱混用送经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大丝束碳纤维展装置-CN201911283720.2有效
  • 李春惠;谈源;陈香伟;沈蓝江;吴超;刘苏赟;刘宇成;李霆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2-13 - 2022-07-01 - D02J1/1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丝束碳纤维展装置,包括:错位集装置、分层展装置、叠加展装置,其中,错位集装置包括分单元,分单元至少设置两个,且平行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用以同时对多股大丝束碳纤维分;分层展装置包括若干展单元,每个展单元与一分单元对应,用以对相应的分单元分后的碳纤维展;叠加展装置包括第二叠加单元、叠加展单元,第二叠加单元用以将若干展单元展后的碳纤维叠加混合,叠加展单元用以对叠加混合后的碳纤维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大丝束碳纤维展装置通过错位集、分层展、合并后再展的方式使得大丝束碳纤维展后的片厚度均匀。
  • 一种丝束碳纤维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变形结构-CN201620133642.3有效
  • 查小刚;李玉梅;陆翠玲 - 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
  • 2016-02-22 - 2016-07-13 - D02G3/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形结构,所述变形包括纵长形的芯及位于芯外的表层,所述芯包括若干紧密缠绕的丝圈,所述表层包括若干疏松缠绕的丝圈,所述表层中的丝圈为非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中的芯比较坚实,其骨架的作用,表面的表层具有弧圈,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随机分布,相当于短的毛羽。其中,弧圈的大小、高低、数量、形状及分布与所喂入的丝的种类、线密度以及超喂率和喂入速度的变化等相关。
  • 一种变形结构
  • [发明专利]能承受高预紧力的玻璃钢锚杆及制造方法-CN201710004629.7有效
  • 许兴亮;李俊生;孙大增;吴宇;田素川;刘忠堂;刘青鑫;宋志坚;王东杰 - 中国矿业大学
  • 2017-01-04 - 2019-05-17 - E21D21/00
  • 一种能承受高预紧力的玻璃钢锚杆及制造方法,锚杆包括由散状玻先分组捻合成玻束再经左旋捻合而成的玻束绳状杆体,玻束绳状杆体表面的螺纹凹槽内缠绕有填平螺纹凹槽的散状玻,散状玻经树脂粘合后成型固化将散状玻先分组捻合,形成若干玻束,形成玻束绳状杆体,之后在绳状杆体表面的螺纹凹槽内用散状玻缠绕填平后浸渍树脂,玻经树脂粘合后,将粘合有玻的未固化锚杆杆体从成型模头的导孔中穿过,经内螺纹整形为右旋玻璃钢锚杆;玻束的左旋绕线可以充分利用玻的抗拉强度,提高杆体的抗扭强度,保证玻璃钢锚杆的高预紧力,较好地解决玻璃钢锚杆难以施加较大预紧力的难题,使用效果好。
  • 承受高预紧力玻璃钢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的碳纤维-CN202110428751.3有效
  • 单云刚;陆千夏;赵志清;龚承涛;邹志雄 - 昆山盛夏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4-21 - 2023-03-21 - B65H49/3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碳纤维架。所述可调节的碳纤维架,包括:两个架,两个所述架通过多个伸缩杆连为一体;四个滑动块,四个所述滑动块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架底部的两侧;两个角度调节装置,两个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架相互靠近的一侧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碳纤维架,通过设置角度调节装置,使架可以发生偏移,便于在对缠丝时,使同一行的不同丝线发生偏移,减少同一行丝线之间相互摩擦,从而避免丝线之间产生毛丝,并且通过设置角度调节装置,使两个架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减少架之间的面积,从而便于移动架,提高了本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 一种调节碳纤维纱展纤纱架
  • [发明专利]一种探测和清除纺织纤维中物的装置-CN202010589590.1在审
  • 朱郴良;于文菡;王琳;万伟峰;於晓珊 - 卓郎(常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2020-06-24 - 2020-10-09 - D01G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和清除纺织纤维中物的装置,包括输棉帘框架、检测装置、清除装置和探除电控系统,检测装置对输棉帘上棉层中物进行信息采集,由探除电控系统对所获得的物所在的坐标位置等参数进行运算,然后向清除装置发出相应的执行信号,由控制清除装置对物进行精准抓取、移除,这种具有异探除功能的智能多仓混棉机能从棉纺生产的前期对进行检测和清除,经申请人实际试产验证,棉层上可见检出率高达99%以上,极大的提高后续流程的生产效率,降低对人工劳动的需求,降低含量,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 一种探测清除纺织纤维中异纤物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探测和清除纺织纤维中物的装置-CN202021205792.3有效
  • 朱郴良;于文菡;王琳;万伟锋;於晓珊 - 卓郎(常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2020-06-24 - 2021-01-05 - D01G9/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测和清除纺织纤维中物的装置,包括输棉帘框架、检测装置、清除装置和探除电控系统,检测装置对输棉帘上棉层中物进行信息采集,由探除电控系统对所获得的物所在的坐标位置等参数进行运算,然后向清除装置发出相应的执行信号,由控制清除装置对物进行精准抓取、移除,这种具有异探除功能的智能多仓混棉机能从棉纺生产的前期对进行检测和清除,经申请人实际试产验证,棉层上可见检出率高达99%以上,极大的提高后续流程的生产效率,降低对人工劳动的需求,降低含量,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 一种探测清除纺织纤维中异纤物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玻增加强度的装置-CN201520986481.8有效
  • 孙华华;毛荣和 - 江西大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15-12-03 - 2016-05-25 - D01H5/7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玻增加强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络机、机头、控制系统、松紧调节器、调节器支架、导轮、导支架、玻架;络机的一侧设有机头,络机上设有控制系统,架上设有玻,络机与架之间设有调节器支架和导支架,调节器支架上设有松紧调节器,导支架上设有导轮,从玻到机头经过松紧调节器和导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松紧调节器的松紧效果,来控制玻集束的好坏,确定加工产品的品质。
  • 一种玻纤纱增加强度装置
  • [发明专利]复合加捻纱线-CN200580008449.1有效
  • 手岛宏一;浅野雅己 - 可乐丽贸易有限公司;浅野撚糸株式会社
  • 2005-03-14 - 2007-03-21 - D02G3/04
  • 本发明还制备复合加捻纱线,其至少将短和水溶性捻合而成,复合加捻纱线的捻向与短的捻向相反,且满足下述必要条件(1)或(2):(1)复合加捻纱线的捻数相对于短的捻数为1.3-3倍,且短与水溶性的比例(重量比)为短/水溶性=20/80-98/2;(2)进一步捻合伸长至2-5倍的弹力(2),且复合加捻纱线的捻数相对于短的捻数为0.3-3倍,同时短(1)与上述弹力(2)的比例(重量比)为短(1)/弹力(2)=50/50-99.9/0.1,短(1)和弹力(2)的合计量与水溶性(3)的比例(重量比)为:短(1)和弹力(2)的合计量/水溶性(3)=30/70-99/1
  • 复合加捻纱线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