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5620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CN201520903643.7有效
  • 金沛灿;何肖廉;黎志敏 - 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
  • 2015-11-13 - 2016-04-27 - C01B21/40
  • 氨蒸发器气氨出口与第二氨过热器冷流入口连通;第二氨过热器冷流出口与第一氨过热器冷流入口连通;氨蒸发器气氨出口与第一氨过热器冷流入口连通;氨过滤器气氨入口与第一氨过热器冷流出口连通;尾气膨胀机尾气出口与第二氨过热器热流体入口连通;空气过滤器、鼓风脱湿装置、轴流压缩机依次连接;空气过滤器气体出口与鼓风机气体入口连通;鼓风机气体出口与换热器热流体入口连通;换热器热流体出口与除雾器入口连通;除雾器出口与轴流压缩机入口连通;换热器的冷流出口、冷水泵、制冷机组、换热器的冷流入口依次连通。
  • 加压硝酸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螺距折流板换热器-CN201910253229.9在审
  • 朱成浩;郑凯;孙慧;高翔;章科铭;曹杭斌;曹刚 - 杭州春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2019-03-29 - 2020-10-09 - F28D7/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螺距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壳体与封头,其特征在于壳体一端与封头相连,壳体内设有U型换热管,封头分割成冷流进封头与冷流出封头,冷流进封头与冷流进管相连,冷流出封头与冷流出口管相连,换热管一端与冷流出封头相连,另一端与冷流进封头相连,壳体内设有若干组螺旋周期折流板及若干根换热管,每一组螺旋周期折流板包括若干块螺旋周向排列且相位不同的折流板,相位相同的折流板构成折流板组,相邻的折流板通过拉杆支撑,伸缩机构相连,壳体与供液装置相连,壳体内设有压力检测模块,可调螺距折流板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管处设有温度传感器。
  • 一种可调螺距折流板换热器
  • [发明专利]用于冷却剂分配单元的冷流储器-CN202211303318.8在审
  • H·J·伦斯曼;M·斯科特;D·柯林斯 -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2022-10-24 - 2023-10-24 - H05K7/20
  • 示例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管理冷却剂分配单元(CDU)中的冷流的损失的冷流储器。冷流储器包括圆筒和中空活塞,该圆筒具有限定在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内部体积,该中空活塞经由入口或出口中的一个可滑动地连接到圆筒以将内部体积分成填充有冷流的第一体积部分和填充有驱动流体的第二体积部分。第一体积部分经由中空活塞和入口或出口中的另一个流体地连接到CDU的闭合流体回路。基于冷流的操作压力,中空活塞被驱动流体可滑动地驱动以减小第一体积部分并且将冷流的一部分从第一体积部分注入到闭合流体回路中。
  • 用于冷却剂分配单元流体
  • [发明专利]用于换热的套管管束-CN201410684655.5在审
  • 李金鹏 - 李金鹏
  • 2014-11-25 - 2015-02-04 - F28D7/10
  • 主要由直管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换热的套管为双层结构,内管、外管均为光管,内外管之间的环隙设置若干组支撑板;内管、外管和支撑板组成套管组件,若干套管组件组成换热套管管束;内管两端管口外设置两个冷流管箱,冷流管箱与内管内孔构成冷流通道,两个冷流管箱上分别设置冷流进口和冷流出口;内外管之间的环隙空间构成热流体环隙通道,环隙通道的两端设置环隙管箱,热流体进口设置在套管管束的上部、热流体出口设置在套管管束的下部;如果以空气为冷流,则热流体走环隙通道,内管走冷却水;外管的外面可通过淋水蒸发来强化管外传热。通过采用套管管束,提高冷热流体的换热效率。
  • 用于套管管束
  • [实用新型]用于换热的套管管束-CN201420714857.5有效
  • 李金鹏 - 李金鹏
  • 2014-11-25 - 2015-04-08 - F28D7/10
  • 主要由直管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换热的套管为双层结构,内管、外管均为光管,内外管之间的环隙设置若干组支撑板;内管、外管和支撑板组成套管组件,若干套管组件组成换热套管管束;内管两端管口外设置两个冷流管箱,冷流管箱与内管内孔构成冷流通道,两个冷流管箱上分别设置冷流进口和冷流出口;内外管之间的环隙空间构成热流体环隙通道,环隙通道的两端设置环隙管箱,热流体进口设置在套管管束的上部、热流体出口设置在套管管束的下部;如果以空气为冷流,则热流体走环隙通道,内管走冷却水;外管的外面可通过淋水蒸发来强化管外传热。通过采用套管管束,提高冷热流体的换热效率。
  • 用于套管管束
  • [发明专利]装配到汽车的空调系统及按照各种工作模式运行这种系统的方法-CN201080044183.7有效
  • J-L·休伊兹 -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 2010-09-29 - 2012-08-22 - B60H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1),包括引导气流(2)流动方向的通风、加热和/或空气调节设备(3),制冷流FR在其中流动的空气调节回路(7),和辅助回路(13),辅助回路(13)和空气调节回路(7)共同拥有第一制冷流/载热流体热交换器(12),空气调节回路(7)包括压缩机(8)、四通阀门(19)、第二制冷流/环境空气热交换器(14)和热交换器(11)。四通阀门(19)包括第一通道(24)和第二通道(25),第一通道(24)使制冷流FR自第一制冷流/载热流体热交换器(12)朝压缩机(8)流动,第二通道(25)使制冷流FR以气流(2)的第一加热模式自压缩机四通阀门(19)包括第三通道(26)和第四通道(27),第三通道(26)使制冷流FR自压缩机(8)朝第一制冷流/载热流体热交换器(12)流动,第四通道(27)使制冷流FR以气流(2)的第二加热模式自第二制冷流
  • 装配汽车空调系统按照各种工作模式运行这种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槽道式液冷冷板-CN201620838303.5有效
  • -
  • 2016-08-05 - 2017-01-04 - H05K7/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槽道式液冷冷板,包括底板和盖板,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填充焊料箔整体钎焊而成,底板上设有两条呈蛇形逆流排布的热流体槽道和冷流槽道,热流体槽道两端的底板上分别设有与热流体槽道相连通的热流体进液接头和热流体出液接头,冷流槽道两端的底板上分别设有与冷流槽道相连通的冷流进液接头和冷流出液接头。
  • 一种槽道式液冷冷
  • [发明专利]气冷器以及具有其的跨临界热泵系统-CN202111321585.3在审
  • 祝银海;姜培学;李聪慧 - 清华大学
  • 2021-11-09 - 2022-02-08 - F28D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冷器以及具有其的跨临界热泵系统,包括:气冷器本体,气冷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气冷器本体的内部空间以及出液管形成为用于第一冷流流动换热的第一冷流流路;制冷剂管,制冷剂管设置在气冷器本体内,制冷剂管环绕气冷器本体的轴线设置,并形成为用于跨临界热泵工质流动换热的制冷剂回路;至少一个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在气冷器本体内并环绕气冷器本体的轴线设置,换热管内形成为用于第二冷流流动换热的第二冷流流路;第一冷流与第二冷流种类不同,多个换热管内的第二冷流的种类可以相同或不同。由此,无需在跨临界热泵系统内设置多个气冷器或采用多个跨临界热泵系统分别加热多种冷流
  • 气冷以及具有临界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底部积水的换热器-CN202022172653.1有效
  • 蔡晓兰;匡军 - 匡军
  • 2020-09-28 - 2021-06-15 - F28D7/1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避免底部积水的换热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冷流入口管,所述罐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冷流出口管,所述罐体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热流体入口管,所述罐体中部圆柱内腔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之间连接有分流管,所述罐体的内腔穿插连接有挡板,所述罐体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热流体出水箱,所述热流体出水箱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热流体出水箱底部是一块梯形板,所述梯形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多条出水槽,热流体出水箱、出水口、梯形板、出水槽、流量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将内部的流体排出罐体外,避免换热器底部生锈、腐蚀等现象而造成换热器换热效果变差,进而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 一种避免底部积水换热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