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28053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马赫曾德型分组头和净荷分离装置-CN200820116218.3有效
  • 孙小菡;赵俊;邵宗彪 - 东南大学
  • 2008-05-09 - 2009-03-04 - H04Q11/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赫曾德型分组头和净荷分离装置,其特征为包括:功分和第二多模干涉耦合,在功分的上输出端口上连接有与第一多模干涉耦合功分的上输出端口与第一多模干涉耦合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功分的下输出端口经过光纤延迟线与第一多模干涉耦合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多模干涉耦合的一个输出端经过第一半导体放大器与第二多模干涉耦合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多模干涉耦合的另一个输出端经过第二半导体放大器与第二多模干涉耦合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在第二多模干涉耦合的下输出端口输出探测分组头,在第二多模干涉耦合的上输出端口上输出探测净荷。
  • 马赫曾德型光分组头分离装置
  • [发明专利]具有扩展耦合的光学系统-CN202311132614.0在审
  • J·B·菲佛;F·艾塔;吴世百;F·施洛托;A·C·乌尔讷斯 - 苹果公司
  • 2020-05-26 - 2023-10-27 - G02B6/124
  • 本公开涉及具有扩展耦合的光学系统。一种电子设备可包括为光学系统产生光的显示,该光学系统将朝向眼箱重定向。该光学系统可包括波导、非衍射输入耦合、交叉耦合和输出耦合。该交叉耦合可在第一方向上扩展。该交叉耦合可对光执行偶数次衍射,并且可以以适于全内反射的角度将耦合回到波导中。该输出耦合可在第二方向上扩展,同时将耦合出波导。该交叉耦合可包括嵌入在波导内或形成在单独基板中的表面起伏光栅或全息光栅。该光学系统可在没有色散的情况下并且在支持扩展视场和光学带宽的同时将朝向眼箱引导。
  • 有光扩展耦合器光学系统
  • [发明专利]同侧耦合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CN201910085992.5有效
  • 吕亮;肖鸿晶;孙立;唐述林;周俊峰;王德辉;向荣;俞本立;桂华侨;刘建国;裴国超;王焕钦 - 安徽大学
  • 2016-04-20 - 2021-06-15 - G02B6/26
  • 本分案申请涉及延时领域,现有的芯片可集成型的延时系统复杂度高,多个微腔耦合状态同步调节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分案公开了一种同侧耦合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光学微腔、耦合件、第一耦合和第二耦合,第一耦合的端口A与信号输入端相连,端口B通过耦合件与光学微腔耦合,端口C与第二耦合的端口C相连,第二耦合的端口A通过耦合件与光学微腔耦合,端口B与信号输出端相连。本分案利用反馈机制将出射反馈并注入光学微腔的腔内,增加了信号传输的有效路径以及额外色散的可调延时,系统复杂度低,延时效果好,可通过对反馈条件的控制,进一步调节延时效果,从而达到延时可调。
  • 耦合反馈可调光学延时器
  • [发明专利]可调方形、三角形脉冲合成器-CN201610116692.5在审
  • 董小伟;王志军 - 北方工业大学
  • 2016-03-02 - 2016-04-27 - H01S3/10
  • 一种可调方形、三角形脉冲合成器,涉及光通信、激光领域。其构成器件的连接:锁模激光(4)的输出与第一1×3耦合(31)的一字端口连接;第一1×3耦合(31)的第一端口经第一可调光衰减(11)与第二1×3耦合(32)的第一端口相连;第一1×3耦合(31)的第二端口经第一微环谐振腔(1)和第二可调光衰减(12)与第二1×3耦合(32)的第二端口相连;第一1×3耦合(31)的第三端口经过第二、第三微环谐振腔(2、3)和第三可调光衰减(13)后,与第二1×3耦合(32)的第三端口相连;第二1×3耦合(32)的一字端口与光电探测(5)相连。
  • 可调方形三角形脉冲合成器
  • [发明专利]偏振分集接口组件、连接耦合方法-CN201910952318.2在审
  • S·马塔伊;W·V·索林;M·菲奥伦蒂诺;M·R·T·谭 -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2019-10-09 - 2020-05-08 - G02B6/126
  • 本公开涉及偏振分集接口组件、连接耦合方法。所述偏振分集接口组件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单模光纤以及第一光栅耦合和第二光栅耦合。所述第一光栅耦合和第二光栅耦合对应地耦合至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所述组件进一步包括连接,用以在所述单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栅耦合和第二光栅耦合中的每一个之间耦合。所述连接包括套圈和走离晶体。所述套圈耦合至所述单模光纤的一部分。所述走离晶体配置为:在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光栅耦合和第二光栅耦合之前,将光在空间上分离为正交的第一偏振模式和第二偏振模式;并且/或者在通过所述单模光纤之前,结合所述的第一偏振模式和第二偏振模式。
  • 偏振分集接口组件连接器耦合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衰减-CN202021223317.9有效
  • 周其 - 维度(东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6-29 - 2021-02-26 - G02B6/2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衰减,包括第一耦合、衰减片和第二耦合,从所述第一耦合输出的穿过所述衰减片后输入所述第二耦合,从所述第一耦合输出的与所述衰减片的入光面的垂线之间具有夹角。本实用新型由于有夹角的存在,第一耦合发出的入射射到入光面上后,反射光会朝入射的一侧或两侧返回,不会直接耦合回入射光光路,从而减少了反射耦合回入射光光路,从而降低反射功率,进而相对于现有衰减能够增加衰减的回波损耗
  • 一种衰减器
  • [发明专利]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CN201610255740.9有效
  • 吕亮;肖鸿晶;孙立;唐述林;周俊峰;王德辉;向荣;俞本立;桂华侨;刘建国;裴国超;王焕钦 - 安徽大学
  • 2016-04-20 - 2019-04-02 - G02B6/26
  • 本发明涉及延时领域,现有的芯片可集成型的延时系统复杂度高,多个微腔耦合状态同步调节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及延时,所述延时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光学微腔、耦合件、第一耦合和第二耦合,第一耦合的端口A与信号输入端相连,端口B通过耦合件与光学微腔耦合,端口C与第二耦合的端口C相连,第二耦合的端口A通过耦合件与光学微腔耦合,端口B与信号输出端相连。本发明利用反馈机制将出射反馈并注入光学微腔的腔内,增加了信号传输的有效路径以及额外色散的可调延时,系统复杂度低,延时效果好,可通过对反馈条件的控制,进一步调节延时效果,从而达到延时可调。
  • 反馈可调光学延时方法延时器
  • [实用新型]大功率水冷光纤装置-CN98242070.6无效
  • 周钢;孙文 - 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998-10-09 - 1999-10-13 - G02B6/4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水冷光纤装置,包括具有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光纤及设于光纤输入端的耦合,耦合外周设有冷却外套,冷却外套与耦合之间具有通冷却水的夹层空间,冷却外套上设有与夹层空间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耦合进行大功率耦合时,夹层中的冷却水可以将耦合中因耦合产生的热量带走,而避免耦合过热受损,并保证耦合效率。
  • 大功率水冷光纤装置
  • [实用新型]耦合以及利用该耦合的待检设备-CN201420100730.4有效
  • 黎海敏;梁仕军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014-03-06 - 2014-07-30 - G01V8/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以及利用该耦合的待检设备,涉及耦合件领域,该耦合在不同放置方式下具有不同的输出特征,利用该耦合具备的特性为判断待检设备的放置方式提供一种较为便捷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耦合耦合包括发光器件以及受器件,发光器件的出侧与受器件的入侧对向设置,发光器件与受器件之间的路上设置有壳体,壳体上开设有透光孔;壳体内部还设置有不透光的第一内置物或设置有反射的第二内置物
  • 耦合器以及利用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奇数端口的开关矩阵的构建和控制方法-CN03119068.5无效
  • 魏学勤;谢秋红;朱冰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3-05-15 - 2004-11-24 - G02B6/2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奇数端口的开关矩阵的构建和控制方法,包括开关和耦合,是利用N+1个1×N开关和N+1个N∶1耦合构建(N+1)×(N+1)开关矩阵,N是小于等于8的偶数。每一个1×N开关的N个输出口分别连至N个N∶1耦合的输入端口,留一个N∶1耦合不连,同样每一个N∶1耦合的输入端口分别连至N个1×N开关的输出端口。第K(1≤K≤N+1)个开关与第K(1≤K≤N+1)个耦合不连。通过对每一个1×N开关的控制,使输入的信号输出到N个输出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但不同的1×N开关的输入信号要输出到不同的耦合的输入端。耦合分别是采用合波和分束来实现的。
  • 一种奇数端口开关矩阵构建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中继及环回模式切换方法-CN201280002770.9有效
  • 苏丹;郑强;贾世凯 -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 2012-05-21 - 2013-11-27 - H04B10/297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继及环回模式切换方法。该中继包括:在水下光缆的上行线路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耦合、第一放大器和第二耦合,以及在水下光缆的下行线路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三耦合、第二放大器和第四耦合。中继还包括切换,其包括第一上行线路端子和第二上行线路端子以及第一下行线路端子和第二下行线路端子;第一上行线路端子与第一耦合耦合,第二上行线路端子与第二耦合耦合,第一下行线路端子与第三耦合耦合,第二下行线路端子与第四耦合耦合。切换根据其接收到的切换指示相应地改变其四个线路端子之间的连通关系使中继的环回模式在出对入式环回模式与出对出式环回模式之间切换。
  • 中继模式切换方法
  • [发明专利]SOA芯片与EML芯片的集成装置-CN202010017226.8在审
  • 张继立;唐松;邓秀菱 - 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1-07 - 2021-07-23 - H01S5/0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A芯片与EML芯片的集成装置,包括:SOA芯片,EML芯片和倒锥耦合,其中,倒锥耦合的宽端刻有光栅,EML芯片正对倒锥耦合的宽端的光栅设置,SOA芯片与倒锥耦合的窄端相连接;EML芯片,用发出目标信号;倒锥耦合,用于收集目标信号;SOA芯片,用于接收倒锥耦合收集之后的目标信号。本发明通过集成了光栅的倒锥耦合将EML芯片发出的目标信号收集传入到SOA芯片的方式,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封装难度高和功率损耗高的技术问题。
  • soa芯片eml集成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