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10750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液化天然气进行碳捕集系统-CN202211451112.X在审
  • 管恩勇;梁光川;周军 - 西南石油大学
  • 2022-11-15 - 2023-04-07 - F25J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化天然气进行碳捕集系统,包括冷箱、空气精馏塔、混合燃烧器、透平机、换热器、废弃冷却器、气体分离装置、超临界压缩机、海底换热器、超临界透平机、海底冷却器、海底岩穴储气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集LNG冷能利用、空气制氧、富氧发电、海底碳封存为一体,优点通过多级换热降低设备负荷、提高冷能利用,海底碳封存实现的零排放,应用前景广阔、低碳环保、利用
  • 一种利用液化天然气进行碳捕集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清洁合成气的方法及装置-CN202210388499.2有效
  • 肖亚辉;刘勇;张屹巍;李西营;陈威;毛立群 - 河南大学
  • 2022-04-14 - 2023-05-02 - C10J3/48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清洁合成气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移动床燃料反应器中利用作为载氧体的循环固体热载体加热和氧化生物质以进行气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半焦和还原态载氧体;其中气态产物在移动床重整反应器中利用作为焦油重整催化剂的循环固体热载体进行焦油重整反应本发明利用双循环的载氧体和焦油重整催化剂,实现了生物质气化及其气态产物中焦油、和粉尘的原位高效脱除,同时将焦油和转化为氢气和一氧化,提升了合成气的产率和品质,且原子和能量利用显著提高,独立的双循环操作,避免了载氧体和焦油重整催化剂间的接触和相互污染。
  • 一种生物化学气化清洁合成气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气体农田布撒方法和装置-CN201610385322.1在审
  • 苟仲武 - 苟仲武
  • 2016-06-03 - 2016-11-09 - A01G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农田布撒方法和装置。它包括干冰保温储罐、控制器、电池组、风机、气路、喷施气路、储罐进气口、光伏电池输入端、传感器输入端、风速传感器输入端、电池组连线和风机控制线;干冰保温储罐底部设置有储罐进气口,干冰保温储罐通过气路与风机相连,风机与喷施气路相连,风机通过风机控制线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还通过电池组连线与电池组相连,光伏电池输入端、传感器输入端、风速传感器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相连。本发明能够进行浓度、光照、时间、风速综合控制,精确用气,提高利用利用工业捕集的干冰,实现环保碳汇,使用成本低,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农田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利用电能进行煤氧化还原的耦合工艺-CN202011420834.X有效
  • 张秋民;范玉强;何德民;关珺;张轩轩 - 大连理工大学
  • 2020-12-07 - 2021-11-19 - C25B3/0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利用电能进行煤氧化还原的耦合工艺,包括阴极电还原、阳极水煤浆电氧化制备腐植酸以及循环鼓入三部分。与单独阴极电还原和单独阳极水煤浆电氧化相比,阴极和阳极耦合起来可以大大降低电解池的槽电压提高能量利用;阴极配上气体缓冲罐使循环鼓入可以提高气态产物的最终浓度,降低分离难度;同时此工艺加入了反向脉冲,这一工艺的加入对于阴极可以大大的提高银电极的稳定性,使得其能配合阳极进行长时间的电解,对于阳极可以缓解煤颗粒在阳极表面的沉积,降低了煤中有机质的过度氧化产生无效的,使得电能更多的用来氧化煤中有机质增产腐植酸
  • 一种高效利用电能进行氧化二氧化碳还原耦合工艺
  • [实用新型]级联型式的超临界动力循环系统-CN201922233335.9有效
  • 黄志强;郑开云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2019-12-12 - 2020-09-29 - F01K25/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级联型式的超临界动力循环系统,包括直燃加热超临界循环子系统和间接加热超临界循环子系统,由泵、中间冷却器、高低温回热器、燃烧室、高低温透平、发电机、冷却器、水分离器、冷凝器、收集装置、高温热交换器等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型式的超临界动力循环系统,将直燃加热超临界循环子系统的透平排气热量作为间接加热超临界循环子系统的主加热器热源,实现者优势互补。本实用新型系统能量利用高,热端温度高,循环效率高,且可吸收外部低品位热量并以高效率发电,系统不排放污染物,100%捕集,系统无压缩机,设备简化,可靠性高。
  • 级联型式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喷射器与涡流管组合的液态储能系统-CN202210278942.0在审
  • 谢永慧;赵名星;王雨琦;张荻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2-03-21 - 2022-06-17 - F01K25/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喷射器与涡流管组合的液态储能系统,克服了当前压缩储能系统普遍存在的循环效率低、能量利用低等问题。本发明系统主要由储能与释能子循环以及有机工质朗肯子循环构成,引入涡流管将工质分离成两股温度不同的流体,利用喷射器引射冷凝器内尚未冷凝的,通过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吸收多余的热量和冷量,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降低能源损耗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循环效率。本发明提出的液态储能系统可以用来解决可再生能源随机性、波动性等弊端,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及消纳水平,同时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
  • 一种基于喷射器涡流组合液态二氧化碳系统
  • [发明专利]利用指示植物的需水信息确定被考察植物需水量的方法-CN201310054146.X有效
  • 吴沿友;任睿;邢德科;王瑞;张开艳;赵宽;杭红涛;李海涛;刘莹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江苏大学
  • 2013-02-20 - 2013-07-17 - G01N33/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指示植物的需水信息确定被考察植物需水量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将指示植物与被考察植物用同样的栽培方法同时种植在同一环境下;利用便携式光合仪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与指示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响应曲线;第,依据便携式光合仪测得的响应曲线中的不同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指示植物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求出不同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指示植物水分利用;第三,将被考察植物的水分利用的数据与对应浓度下指示植物水分利用的数据拟合成正比例函数;获取上述方程的斜率,即为被考察植物水分利用系数;第四,利用便携式光合仪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叶片与指示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第五,依据被考察植物水分利用系数、被考察植物叶片与指示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及指示植物的需水量获得被考察植物需水量
  • 利用指示植物信息确定考察植物需水量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煤化工厂能源回收发电系统-CN202222603001.8有效
  • 孙宗礼;刘杰;孙美婷;赵军;陈青青;马志慧 -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2022-09-29 - 2023-03-28 - F01K2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厂能源回收发电系统,包括低温甲醇洗系统,低温甲醇洗系统包含有液态储罐和复热换热器,液态储罐管道连接有液态加压装置,液态加压装置设置有A管道,A管道连接于复热换热器冷介质入口,复热换热器冷介质出口设置有B管道,B管道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管道连接有低温热加热器,低温热加热器连接有透平发电装置;该系统耦合了低温甲醇洗系统,低温甲醇洗系统产生的液态可以回收煤化工厂已有设备发出的热,产生的超临界进行透平发电,并用于煤化工厂,从而提升了煤化工厂的能源利用
  • 一种煤化工能源回收发电系统
  • [实用新型]石膏法脱硫塔-CN202320451964.2有效
  • 朱赛赛;朱安利;李卫民 - 宿州市蓝特科技气体有限公司
  • 2023-03-10 - 2023-09-01 - B01D53/7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石膏法脱硫塔,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喷气机构,所述喷气机构包括进气管、空压机、喷气管、气孔等,所述喷气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喷淋机构;通过设置有空压机,空压机对喷气管内的气体进行增压,经气孔排出,增大消石灰乳液滴与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消石灰乳的利用;通过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轴套带动多个扇叶转动,对气体进行搅拌,加快反应速度,从而增大了气体的脱硫效率;通过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对消石灰乳进行增压,经喷头产生液滴,保证消石灰乳与气体充分反应。
  • 石膏二氧化碳脱硫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