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469132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显示模块-CN202220594881.4有效
  • 庞超;米凌云 -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3-18 - 2022-06-21 - G02B27/01
  • 本申请公开种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由显示侧至观看侧依序包括:显示屏、第吸收型偏光、第一四、光学透镜组与凸透镜组件,光学透镜组与凸透镜组件共光轴。凸透镜组件由观看侧至显示侧包括依序贴合的凸透镜、第吸收型偏光与包括第二四及其侧面镀有的反射偏光薄膜或纳米压印的金属光栅的光学集成元件,反射偏光薄膜或金属光栅贴附在第吸收型偏光。其中,第吸收型偏光的吸收轴分别和第吸收型偏光的吸收轴平行、和第一四的快轴呈45度夹角,第二四的快轴分别和金属光栅的光栅延伸方向呈45度夹角、和反射偏光薄膜的透光轴呈45度夹角、和第吸收型偏光的吸收轴呈45度夹角。
  • 显示模块
  • [实用新型]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CN202122884989.5有效
  • 陈冠铭;洪于杰;杨富翔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1-23 - 2022-05-17 - G02B27/01
  • 本实用新型公开种光学系统,包含影像面、光圈、第一四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二四板、反射式偏光元件、第光学透镜及第光学透镜。影像面位于光学系统的前侧,且光圈位于光学系统的后侧。第一四板位于影像面与光圈之间。部分反射元件具有至少35%平均光反射率且位于第一四板及光圈之间。第二四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光圈之间。反射式偏光元件位于第二四板与光圈之间。第光学透镜位于影像面与光圈之间,且其前侧表面为凸面。第光学透镜位于第光学透镜与光圈之间,且其后侧表面为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具有上述光学系统的头戴装置。
  • 光学系统装置
  • [发明专利]2D投影系统3D转换系统-CN201210322564.8有效
  • 杨波;施强;唐舰 - 上海蝶维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 2012-09-03 - 2014-03-26 - G03B35/26
  • 2D投影系统3D转换系统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种3D转换系统。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上设有2D投影镜头接口、3D光学转换系统;从2D投影镜头接口侧开始,从光路走向上3D光学转换系统依次设有线偏振和一四机构;四机构包括至少两,至少两角度相异的四围成闭合的圆形机构,圆形机构称为偏振光调制器,偏振光调制器设有转轴;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与转轴联动;四后方还设有用于投射影像的投影窗口
  • 投影系统转换
  • [实用新型]3D转换系统-CN201220445642.9有效
  • 杨波;施强;唐舰 - 上海蝶维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 2012-09-03 - 2013-03-06 - G03B35/26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种3D转换系统。3D转换系统的设备壳体上设有2D投影镜头接口,2D投影镜头接口后方设有3D光学转换系统;从2D投影镜头接口侧开始,从光路走向上3D光学转换系统依次设有线偏振和一四机构;四机构包括至少两,至少两角度相异的四围成闭合的圆盘形机构,圆盘形机构称为光学编码单元,光学编码单元设有转轴;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与转轴联动;四后方还设有用于投射影像的投影窗口
  • 转换系统
  • [实用新型]种虚拟现实光学系统的嵌合结构-CN202220244474.0有效
  • 吴仁安;杨晓光 - 上海鱼微阿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1-27 - 2022-05-27 - G02B27/01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虚拟现实光学系统的嵌合结构,包括第镜片、线偏振膜、偏振反射膜、四和第镜片,所述第镜片右侧设置有线偏振膜,且线偏振膜的右侧设置有偏振反射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镜片、线偏振膜、偏振反射膜、四和第镜片,通过嵌合镜片组件设计,将线偏振膜、偏振反射膜和四夹持在第镜片和第镜片中间,降低Pancake方案的制程工艺难度,提高生产加工良率,节省成本,同时由于未使用光学胶贴合线偏振膜、偏振反射膜和四,即使组装后发现其中个膜片或镜片出现问题,也能很方面的拆卸更换有问题的膜片或镜片,不会像目前光学胶贴膜方案那样整体报废。
  • 一种虚拟现实光学系统嵌合结构
  • [发明专利]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CN202111648966.2在审
  • 刘召军;张珂 - 深圳市思坦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2-30 - 2022-04-12 - H01L33/00
  • 本公开提供了种LED器件的制备方法、LED器件及显示装置。所述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电路基板上设置多个LED芯片,所述多个LED芯片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远离所述电路基板的侧设置四;在所述四远离所述衬底的侧设置偏光层;在所述偏光层远离所述四侧设置封装层本公开的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及LED器件,通过结合应用四和偏光层,有效降低了LED器件对环境光的反射,从而降低了环境光对LED器件发光的影响,提高了LED器件的环境光对比度。
  • 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实用新型]OLED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CN202223295328.X有效
  • 张健民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2022-12-08 - 2023-04-14 - H10K50/85
  • OLED显示模组包括OLED发光层,四,第镜面层,线偏振,以及第镜面层。其中,OLED发光层发出的光线包括第线偏振光与第线偏振光。四设于OLED发光层的侧。第镜面层设于四背离OLED发光层的侧。线偏振设于第镜面层背离OLED发光层的侧。第镜面层设于线偏振背离OLED发光层的侧,第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透过轴的方向相同。本申请通过在线偏振与四之间增设第镜面层,使第线偏振光转变为第线偏振光并射出,提高了光取出效率,降低了功耗。
  • oled显示模组电子设备
  • [发明专利]种叉指型的透射式太赫兹四-CN201910059857.3有效
  • 潘武;任信毓;陈琦;王泶尹 - 重庆邮电大学
  • 2019-01-22 - 2020-06-16 - H01Q15/24
  • 本发明请求保护种基于“叉指”型结构的透射式太赫兹四,太赫兹四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矩形周期单元,该矩形周期单元由金属图案层、中间介质层、金属图案层构成,两个金属图案层的图案相同,金属图案层由矩形金属环及其内侧交叉放置的四个矩形金属条组成本发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同性能太赫兹四相比,结构更加简单,加工可行性得到提高。该太赫兹四的工作带宽大,转换效率更高,未来在太赫兹无线通信、太赫兹探测、太赫兹成像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一种叉指型透射赫兹四分之一
  • [发明专利]超宽带功-CN202011462608.8在审
  • 朱琦;张国庆 - 苏州灿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2020-12-12 - 2021-03-16 - H01P5/12
  • 本申请公开了种超宽带功器,包括依次耦合连接的第一四长微带线、第二四长微带线、长微带线和第三四长微带线,两个第一四长微带线之间连接有并联结构,级联结构包括依次焊接的电感、第导体焊盘、电容、第导体焊盘和电阻,第二四长微带线及第三四长微带线上均连并联有四长短路枝节。该功器通过两个并联的四长短路枝节、两个四长微带线、以及两个四长微带线之间的半波长微带线共同实现了宽带特性,进步的采用单节四长阻抗变换器之间焊接单个电阻、电容、电感组合的形式实现电路的宽带匹配特性
  • 宽带功分器
  • [发明专利]波长可变滤光器-CN201610514041.1在审
  • 一本洁;吉村健正;坂下隆一;本田梅彦;花岛正和;濑尾和宏 - 株式会社路开欧
  • 2016-07-04 - 2017-03-08 - G02B26/00
  • 提供种能够在不使用带通滤光器的情况下从450nm~1100nm的宽度的波长选择性地透射期望的波长的光的波长可变滤光器。波长可变滤光器(200)是,种波长可变滤光器,具有n+1个(n为整数)偏光板(101),被配置在同光轴(111)上;n个单元,被配置在偏光板(101)之间,按照入射光透射的顺序在光轴(111)上排列水晶双折射板(102)、超宽带四(103)和超宽带(104)而构成;以及框体(201),在内部保持偏光板(101)和单元,n个各水晶双折射板(102)的厚度在将最薄的水晶双折射板的厚度设为d时为2i‑1d(i=1~n),波长可变滤光器具备筒状的旋转体,在内部保持超宽带(104)并且能够在框体(201)的内部以光轴(111)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旋转机构,使旋转体旋转。
  • 波长可变滤光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