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0744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光催化乙烯分解装置-CN201610960861.3有效
  • 赵文锋;谷峣;杨洲;杨培君;黄权锋;方庆文;姚嘉鑫;梁雁 - 华南农业大学
  • 2016-10-27 - 2020-02-04 - A23B7/00
  • 本专利涉及一种智能光催化乙烯分解装置,包括储存装置、智能控制装置和保鲜装置,所述储存装置用于存放果蔬,所述保鲜装置与储存装置连通,分解储存装置中的乙烯,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处理系统和乙烯浓度传感器,所述乙烯浓度传感器置于储存装置中采集乙烯浓度数据,所述处理系统分别与乙烯浓度传感器和保鲜装置连接,读取乙烯浓度传感器中的乙烯浓度数据,进而控制保鲜装置中的乙烯分解反应的强度。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乙烯气体对人体的损害,实现对乙烯分解反应强度的智能控制,减少能源浪费,更好地对果蔬进行保鲜。
  • 一种智能光催化乙烯分解装置
  • [发明专利]阶段性丙烯制备方法-CN201480003742.8在审
  • A·D·小霍德;R·S·布里奇斯 - 利安德化学技术有限公司;伊奎斯塔化学有限公司
  • 2014-01-08 - 2015-09-30 - C07C6/02
  • 所述方法通常包括在第一复分解催化剂存在下,通过第一复分解反应使包含丁烯的复分解供给流与乙烯反应从而形成包含丙烯、乙烯、丁烯、和C5+烯烃的第一复分解产物流;将至少一部分丙烯和乙烯从第一复分解产物流中分离出以形成第一顶流以及形成包含丁烯和C5+烯烃的第一去丙烯化底流;在第二复分解催化剂存在下,通过第二复分解反应使至少一部分第一去丙烯底流与乙烯反应从而形成包含丙烯、乙烯、丁烯、和C5+烯烃的第二复分解产物流;以及将至少一部分丙烯和乙烯从第二复分解产物流中分离出以形成第二顶流;并且回收来自于第一顶流、第二顶流或其组合中的丙烯。
  • 阶段性丙烯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丙烯向乙烯的转化-CN202080080582.2在审
  • 崔素源 - 鲁姆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0-11-20 - 2022-08-19 - C07C2/08
  • 一种用于将丙烯转化为乙烯的方法和系统,可以包括将丙烯进料流引入C3复分解反应器,将丙烯转化为乙烯和2‑丁烯。复分解反应器流出物可以在分馏系统中被回收和分离以回收乙烯产物、C3馏分、C4馏分和C5+馏分。全部或部分C3馏分可以被进料到C3复分解反应器中以产生额外的乙烯。C4馏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C4异构化/复分解反应区中转化:(i)2‑丁烯异构化为1‑丁烯,(ii)1‑丁烯和2‑丁烯复分解以产生丙烯和2‑戊烯,和/或(iii)1‑丁烯自身复分解以产生乙烯和3‑己烯。然后,可以回收来自C4异构化/复分解反应区的流出物并将该流出物从C4异构化/复分解反应区进料到分馏系统。
  • 丙烯乙烯转化
  • [发明专利]一种聚氯乙烯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CN202211023225.X在审
  • 荣兴;高旭东;张亨;齐玉林;李岩松 - 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2-08-25 - 2022-10-18 - G01N25/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热分解温度法。聚氯乙烯试料在平底玻璃管中程序升温,受热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使试料上方的刚果红试纸变蓝,程序升温开始温度和刚果红试纸变蓝时的温度的平方平均值记为试料的热分解温度。本发明方法测定的是聚氯乙烯分解温度,更直接的指导下游加工用户确定加工条件。现有表征聚氯乙烯热稳定性方法多为间接表征,不能够直观的给出热分解温度,且随着聚氯乙烯行业发展,个别方法已具有局限性。此外,本发明方法相比于热重分析法设备投入成本低,将助力聚氯乙烯行业发展。
  • 一种聚氯乙烯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氯乙烯精馏残液分解装置及分解方法-CN202210153400.0有效
  • 邓建民;杨国强;李凡禄 - 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2-18 - 2023-01-31 - A62D3/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氯乙烯精馏残液分解装置及分解方法,分解装置包括:氯乙烯精馏残液槽、反应器、碱槽和乙醇分解槽,氯乙烯精馏残液、烧碱和乙醇均分别输送至反应器后,生成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分解装置还包括冷凝器,反应器的第一出口端与冷凝器连接用于输出第一反应物,反应器的第二出口端与乙醇分解槽第一进口端用于输出第二反应物。本发明通过将氯乙烯精馏残液、烧碱和乙醇分别加入至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将第一反应物输送至冷凝器,冷凝后的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均输送至乙醇分解槽,未冷凝的第一反应物用于回用生产工序,氯乙烯精馏残液得到处理的同时实现其分解后产物回用,降低企业环保处理成本同时提高了氯乙烯精馏残液利用率。
  • 一种用于氯乙烯精馏分解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CN201680025569.0有效
  • 关根优子;芦浦诚;酒井亮介;八柳史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2016-06-10 - 2020-09-15 - C08L9/06
  • 其特征在于,包含:含由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构成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的二烯系橡胶以及增强性填充剂,所述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满足:(1)结合苯乙烯的含量为5~50重量%;(2)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臭氧分解成分S1、以及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及一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臭氧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小于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80重量%,所述臭氧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为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10重量%以上;(3)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以及两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臭氧分解成分S1V2的面积强度小于含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全部臭氧分解物的面积强度的15%;(4)丁二烯部分的乙烯基含量为50
  • 橡胶组合以及使用充气轮胎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