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2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野生核桃实生苗移栽后嫁接的核桃种植方法-CN201510228513.2在审
  • 李兵 - 李兵
  • 2015-05-07 - 2016-12-07 - A01G17/00
  • 一种野生核桃实生苗移栽后嫁接的核桃种植方法,本发明申请号:2015102285132,本发明涉及林业种植技术领域,充分利用野生核桃实生苗长势较快等优势进行移栽后再嫁接的种植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1、在选定的种植区域先种植野生核桃实生苗,2、待野生核桃实生苗成活后实生苗直径超过8㎝以上后再进行核桃嫁接,通过此种种植方法可节省部分直接栽植嫁接幼苗的前期管理成本,同时,核桃作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一定的农业经济效益,增加了农业开发利用的价值
  • 一种野生核桃实生苗移栽嫁接种植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花叶扶芳藤再生培养基组-CN201710673368.8在审
  • 文锦欢;萧洪东;王惠珍;邓日烈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2017-08-08 - 2017-11-03 - A01H4/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花叶扶芳藤再生培养基组,由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诱导芽生长培养基、再生苗继代培养基和再生苗生根培养基组成。其中所述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含有0.5mg/L的NAA和1~1.5mg/L的BA;所述诱导芽生长培养基中含有0.1mg/L的NAA和0.5mg/L的BA;所述再生苗继代培养基中含有0.05mg/L的NAA所述再生苗生根培养基中含有0.6mg/L的NAA。本发明培养基组中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可以让花叶扶芳藤愈伤组织较快生长,培养具有良好分化,诱导能力的愈伤组织,而诱导芽生长培养基对花叶扶芳藤不定芽诱导率高达16.7%,且再生苗继代培养基对花叶扶芳藤再生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后再生苗生根培养基使花叶扶芳藤具有良好的生根效果。
  • 一种高效花叶扶芳藤再生培养基
  • [发明专利]一种红雨伞的无性繁殖的方法-CN201911242764.0有效
  • 不公告发明人 - 水生藻安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2019-12-06 - 2022-04-15 - A01H4/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雨伞的无性繁殖方法,包括:(1)外植体预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外植体切割成若干个小外植体,每个小外植体带有1‑3个茎节,将小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培养至丛生芽形成;(3)分离诱导培养基中的丛生芽,使丛生芽长度控制在2‑3cm;将分离后的丛生芽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待新生芽生长至2‑3cm,分离新生芽并将其插于增殖培养基中重复继代培养3‑4次,获得大量扩繁后的丛生芽;(4)将扩繁后的丛生芽中长度3‑5cm的丛生芽从基部自芽块上拆分下来,扦插并定植。
  • 一种雨伞无性繁殖方法
  • [发明专利]丛生乌桕的培育方法-CN202011179470.0在审
  • 王红;周伟君;王伟;叶瑞芝 - 江苏翠谷苗木有限公司
  • 2020-10-29 - 2021-01-22 - A01G17/00
  • 丛生乌桕的培育方法,向乌桕种子加入叠氮化钠诱变溶液种植在盐池中,筛选出耐盐突变体,向苗木偏单侧灌溉施肥,苗木根系在土球内呈现具有稀疏端与茂盛端的椭圆状分布;将若干根苗木依次圆周排列重新拼接丛生,将土球稀疏端大根交叉拼种,然后通过丛生定型、打撑固定、修枝塑型和定期养护,从而得到品相良好的丛生乌桕。本发明选用叠氮化钠作为耐盐丛生乌桕育种诱变剂,诱变种子破坏性小,使乌桕耐盐基因充分表达,抗旱和耐干热风也能充分表现,然后通过在苗木偏单侧灌溉施肥,从而使乌桕苗根部产生稀疏端与茂盛端,然后将乌桕苗挖土球切割,密缝拼种,从而有效缩小苗木间距,避免苗木弯曲以及压迫性死亡,保障了丛生乌桕圆形树冠的观赏效果。
  • 丛生乌桕培育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