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虫菊酯提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7110470.0 | 申请日: | 199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华;黄若华;李忠荣;朱弘一;聂瑞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69/747 | 分类号: | C07C69/747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晓青,吴平 |
地址: | 6502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除虫菊酯提取工艺,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将超临界流体与除虫菊原料加入提取器中,在萃取压力110-180bar、萃取温度30-50℃条件下萃取2-3小时;然后将超临界流体与提取物导入分离器,改变压力为5-40bar、温度为30-45℃进行分离。本工艺安全、无毒、对环境无污染,产品高纯、优质,无传统加工技术的溶剂残留;选择分离效果好,提取率高,比用正已烷的提取率高20-30%,产品得率高0.2-0.3%,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提取速度快,特别适合分离价值高、难于用常规方法分离的生物化合物除虫菊酯。 | ||
搜索关键词: | 除虫菊 提取 工艺 | ||
【主权项】:
1、除虫菊酯提取工艺,其特征是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711047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