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移动式隔音墙无效
申请号: | 94209114.0 | 申请日: | 199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9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1/8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民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改良型移动式隔音墙,其外框体高度分为四层,均为长方形构造体,其四周为一由多层式中空塑胶之框体,框体上设有塑胶押条,框体上还装有拼接配件;正面为开孔率达15—45%之冲孔板,其内部为两层蜂巢状吸音结构,在冲孔板与两层蜂巢结构间均装有一共振式吸音塑胶薄膜,此吸音膜上布满细孔;中上层则为透明长方构造体;再于外框体之上端安装一内部结构亦具有与长方形构造体相同之结构之吸音筒;底座上装有一轮组及转盘,本结构用于隔音墙工程,能够发挥机动及最有效之吸音、隔音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移动式 隔音墙 | ||
【主权项】:
1、一种隔音墙,其特征在于:由一底座、一外框体、一下长方吸音体、一中下长方吸音体、一中上透明长方吸音体、一上长方吸音体、一吸音筒与拼接配件等所组成,能以单独或连续排列组合方式,使用在噪音发生地点;最上二层及最下二层均为长方形吸音体,各长方形吸音体分别单独置入外框体中所预设之格子内并以塑胶押条固定,该外框体为由塑胶框材熔接而成之长方形外框及三根中框所组成,塑胶框材为一种断面上为多层中空设计,各中框用自攻螺栓锁接于外框上;底座由钢板所制成,其中央部位为内凹U型之结构,能使外框体底面易于在置入后藉数个长螺栓穿过该内凹U型结构两侧与所述下长方吸音体之孔洞后,再以螺帽锁固外框体,底座上装有轮组及转盘组,该轮组由四个轮子组成,此种轮子可为万向活动转轮或单向转动之滚轮,转盘组可上下调整装于底座下之遮音软质板,以达到完全遮音之目的;再于上长方吸音体上方以数个箍环紧束吸音筒,该吸音筒之两侧端各以一圆筒盖将开口封住,此圆筒盖还具有连续拼接时能密合之结构。下长方吸音体、中下方吸音体及上长方吸音体三个吸音体之构造均相同,正面为开孔率达20%以上之冲孔板,冲孔板内则为两层蜂巢状吸音结构,在冲孔板与两层蜂巢结构间均装有一共振式吸音膜,在此吸音膜表面上布有细孔,而在外框体上端之吸音筒其内部蜂巢状之吸音结构完全与前述两层蜂巢状吸音结构相同,只是形状改为圆筒状,此外,其共振式吸音膜的布置方式和形状均与前述结构相同,其中心为一金属或塑胶材质所制之圆管,上述之峰巢状吸音结构为一种蜂巢形状的多角形之圆筒形,其材质可为纸质、塑胶、金属等材质;中上透明长方吸音体前方为透明吸音板,后方为透明遮音板,在吸音板与遮音板间有空气层,吸音板两侧分别装有不同密度之金属网,能利用空气振动原理来大量吸收噪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420911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臭止水人孔盖
- 下一篇:可变换刷头角度的组合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