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作物增产菌的筛选和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3591.2 | 申请日: | 199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96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延熙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佩兰,关松寿 |
地址: | 10009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新型作物增产菌的选育和生产方法,它包括菌种选育和固体发酵工艺。菌种选育工艺中,采取从双子叶植物大豆的主根、主茎中分离筛选菌株以及从单子叶植物水稻根系中分离筛选菌株,这二种菌株分别经固体发酵工艺制得新型作物增产菌。经实验,它们可使双子叶类作物增产15~25%,单子叶作物增产15~20%,对块根、块茎或其他无性繁殖体增产20~30%,并可改善作物品质,提高抗病害能力,其固体发酵产品的含菌量达120亿/克,成本低,便于包装运输。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作物 增产 筛选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作物增产菌的筛选和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离筛选和固体发酵工艺:(1)分离筛选方法:选大豆主根、主茎(从真叶出现至盛花期末),剪取5~10cm段,经自来水冲洗,消毒,去皮,再将剩下的木质部削成长度0.5~1.0cm的薄片,约2~3克,装入无菌水试管中,65~70℃恒温水浴10分钟,再倒入300ml无菌水中,用组织捣碎机捣碎约15分钟,吸10ml清液,用90ml水稀释,接种,培养分离筛选出地衣芽孢杆菌菌株(BacillusLicheni-formis)(保存于CGMCC,保藏号NO.0154),将菌株在温室内作生物测定,测定三次,测定时菌种的数目用牛肉蛋白胨液体培养液调至108cfu/ml,菌液拌双子叶植物,播种于花盆中,随机区组排列,以出现四片真叶为标志,记录株数和每盆重,性能优越菌种作拮抗性能测定,筛选出的菌种进行固体发酵。(2)固体发酵工艺:a.菌种活化,再转入扁瓶或摇瓶中扩大培养,无杂菌污染时,加入蛋白胨水刮下菌膜,准备接种到种子罐。b.种子罐发酵: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压力为0.1~0.14MPa,温度为120℃~126℃,灭菌30分钟,冷却到45℃以下时,注射接种扁瓶菌种,在30~32℃温度和1∶0.8~1.0的通气量培养到对数期放入贮液槽。种子罐培养基配方:豆饼粉0.5%~0.6%;鱼粉0.4~0.6%;蚕蛹粉0.4~0.6%;葡萄糖0.2~0.4%;花生油或糠油0.25%,其余为水,调节PH为7.5,消毒灭菌,保证PH在6.8~7.2之间。c.固体培养基配料:将干燥的草碳粉碎,用风选机筛至160~200目/吋,以草碳为基数,再加入0.1~0.2%的蛋白胨,0.1%~0.2%的鱼粉,加水量为30~40%,以水量为基数,水内加入H3BO3200~286PPm,MnCl2·H2O100PPm,ZnSO4220PPm,CuSO480~120PPm,H2MoO420~40PPm,FeSO4112~150PPm,KI10~28PPm,MgSO4200~350PPm,将配成营养液喷雾加入草碳中,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d.装袋灭菌:将混合均匀的培养料500克装一聚丙烯塑料袋,装灭菌车121℃~126℃(0.1MPa~0.14MPa)高压蒸汽灭菌1~2小时,冷却到45℃以下接菌。e.接菌:将灭菌的培养料用传送带送入接菌室,用接在菌液贮槽的接菌器,每袋接菌27~33ml,保证每克固体培养基接菌1~1.2×108cfu/克,抖动混合均匀后,折口置30°~32℃培养室固体发酵,约培养24~36小时,保证菌剂含芽孢数超过100×108cfu/克时,进行包装,得到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延熙,未经陈延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010359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