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的连续化(二)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102875.6 申请日: 1985-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04551B 公开(公告)日: 1989-06-21
发明(设计)人: 汪锡锋;王一璐;曹正松;史耀琚 申请(专利权)人: 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
主分类号: C08G63/62 分类号: C08G63/62;B01J8/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是关于光气化-界面缩聚合成聚碳酸酯连续化工艺研究,是“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发明(申请号85102769)方法的发展。用前发明的配方和技术原则,将光气的有机溶液及含催化剂和分子量调节剂的双酚碱性水溶液,经混料器入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进行连续生产。当dω≥30厘米2/秒,各节流锐孔处dω≥160厘米2/秒(d为管内径,ω为料流线速度),料流停留时间~80秒时,产物平均分子量3.5万,Mw/Mn~124,残留双酚320±20ppm。本法易于反馈自控。
搜索关键词: 一步法 合成 聚碳酸酯 连续
【主权项】:
1、一种“一步法”光气化界面缩聚连续合成聚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有机相中光气的浓度为0.7~1摩尔,(2)水相中双酚的浓度为0.4~0.8摩尔,(3)两相以光气∶双酚∶苛性碱=1.08~1.15∶1∶2.35~2.5(摩尔比)的比例混合,(4)dω(管、孔径(d)×混合料线速度(ω))在管区≥3O厘米2/秒,在节流混合区≥160厘米/秒,(5)反应温度小于80℃,(6)反应时间小于2分钟,(7)反应后废水相与原胶液件积比大于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未经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510287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及设备-87102742.9
  • 徐志昌 - 清华大学
  • 1987-04-16 - 1990-02-14 -
  • 本发明是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及设备,其胶液离析工艺采用水相喷雾离析法将溶于有机溶剂的聚碳酸酯胶液通过旋涡压力喷嘴雾化于满载热水的雾化塔内,制成悬状—乳状液,在60~95℃保温建立汽—液平衡,气相溶剂由雾化塔顶部进入冷凝系统回收复用,浓集的液滴通过塔分离段和溢流口进入淬碎槽,破碎浓集物,然后流入带有中央循环筒搅拌装置和冷却夹套的蒸溶釜内,脱净剩余溶剂,制得含有机溶剂<10ppm,表观密度为4.1克/厘米3产品。
  • 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的连续化(二)-85102875.6
  • 汪锡锋;王一璐;曹正松;史耀琚 - 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
  • 1985-04-01 - 1989-06-21 -
  • 本发明是关于光气化-界面缩聚合成聚碳酸酯连续化工艺研究,是“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发明(申请号85102769)方法的发展。用前发明的配方和技术原则,将光气的有机溶液及含催化剂和分子量调节剂的双酚碱性水溶液,经混料器入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进行连续生产。当dω≥30厘米2/秒,各节流锐孔处dω≥160厘米2/秒(d为管内径,ω为料流线速度),料流停留时间~80秒时,产物平均分子量3.5万,Mw/Mn~124,残留双酚320±20ppm。本法易于反馈自控。
  • 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及设备-87102742
  • 徐志昌 - 清华大学
  • 1987-04-16 - 1988-12-21 -
  • 本发明是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及设备,其胶液离析工艺采用水相喷雾离析法将溶于有机溶剂的聚碳酸酯胶液通过旋涡压力喷嘴雾化于满载热水的雾化塔内,制成悬状—乳状液,在60~95℃保温建立汽—液平衡,气相溶剂由雾化塔顶部进入冷凝系统回收复用,浓集的液滴通过塔分离段和溢流口进入淬碎槽,破碎浓集物,然后流入带有中央循环筒搅拌装置和冷却夹套的蒸溶釜内,脱净剩余溶剂,制得含有机溶剂<10ppm,表观密度为4.1克/厘米3产品。
  • 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的连续化(一)-85102876
  • 黄振豪;孙云波;周光心;王若静;汪锡锋 - 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
  • 1985-04-01 - 1988-08-17 -
  • 本发明是“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发明(申请号85102769)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按前发明的配方和技术原则,将光气的有机溶液及含催化剂和分子量调节剂的双酚碱性水溶液,按比例连续地经混料器、溢流入串联釜式反应器中,停留时间约4~6分钟。平均分子量在3万左右时Mw/Mn~1.24。各釜所附涡轮搅拌器的比容积轴功率≥6千瓦/米3.时。本发明全面地体现了前发明的各项优点,结果的重现性优于前发明,产品质量更稳定。
  • 四溴双酚型的聚碳酸酯膜及使用方法-87103123
  • 约金德尔·N·阿南德;达莱尔·C·弗史蒂芬·E·巴尔斯;汤马斯·O·琼斯 - 陶氏化学公司
  • 1987-04-28 - 1987-12-16 -
  • 本发明是一种含有聚碳酸酯致密层的膜。其中,聚碳酸酯主链上的双酚基团是四溴双酚基团,该膜的氧气,氮气分离因子24℃下为6.5或更大。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从含氮气、氧气的气体混合物中分离氧气的方法,该法包括(a)气体混合物与含有上述聚碳酸酯的无孔薄膜的一侧接触,同时,膜的二侧保持一个压差,膜的另侧是低压;(b)从膜的另侧移去渗透过去的氧气,其中,氧,氮的分离因子在24℃下为6.5或更大。本发明的膜证明,在氧,氮分离时有特别高的分离因子。本发明的膜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因此,可以在比许多商用膜更极端的条件如温度和压力下使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