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诈骗识别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8727.0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9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伟;何全胜;邹晓聪;祝安邦;蓝子扬;黄贝珊;郦敏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8/24 | 分类号: | G06F18/24;G06F18/214;G06N20/00;H04W1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任亚娟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诈骗识别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欺诈业务数据,获取具有目标设备诈骗行为的多种类型特征的关键特征集;根据历史诈骗业务数据和所述关键特征集,获取目标设备对应的诈骗行为数据集;基于所述关键特征集和所述诈骗行为数据集对预先构建的诈骗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目标诈骗识别模型。本申请实施例结合具有目标设备诈骗行为的多种类型特征的关键特征集和诈骗行为数据集训练目标诈骗识别模型,能够提供细粒度的价值化参考数据,从而可以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可以提高诈骗行为的检测准确度及检测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诈骗 识别 模型 训练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125872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