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神经辐射场的计算全息场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7271.3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9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于涛;邬京耀;戴琼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70;G06T7/80;G06N3/04;G03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或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神经辐射场的计算全息场生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场景的三维模型;采集多个视角下目标场景的彩色图像和深度图,记录相应的角度信息和相机的内外参数,生成点云数据,计算全息振幅图和相位图,得到真值图像;基于不同角度对三维模型进行二维采样,得到多个二维图像;利用预设的神经网络获取每个二维图像的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计算并叠加得到对应视角下的计算全息图;通过预先训练的计算全息场网络,得到对应视角下的计算全息图。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受限于观察角度和全息图计算速率等因素,无法快速有效地从多个视角观测目标在对应角度下的三维图像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 辐射 计算 全息 生成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040727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装组合式电机壳体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晶圆片剥离方法及剥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