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解释的欺诈交易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8722.2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卫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40/02;G06N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蒋秀清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解释的欺诈交易识别方法及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为收集一定数量的客户的历史交易数据;使用RNN(循环神经网络)、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GRU(门控循环单元)、TCN(时域卷积网络)等可以提取时间序列特征神经网络结构,构建一个提取交易数据时序特征的神经网络,使用收集到的交易数据训练神经网络;通过SHAP Value等模型解释方法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解释分析,筛选出有效的特征维度;使用筛选出的维度构造交叉统计特征,将构造出的预测能力较强的特征构成欺诈识别规则,用于欺诈交易;识别其目的在于,使该方法不仅能达到其他模型方法同等的精度,并且具有可解释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解释 欺诈 交易 识别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148872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