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散光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4604.2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宗兆玉;赵军普;李森;梁樾;熊迁;龙蛟;薛峤;吴振海;张君;冯斌;彭志涛;胡东霞;郑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G02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于晶晶 |
地址: | 62199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散光吸收装置,属于高功率激光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透镜、吸收体和外围管道,透镜、吸收体沿着杂散光传输方向依次设置,透镜对入射的杂散光口径进行扩束,吸收体吸收部分杂散光,并将剩余杂散光反射会聚至其与透镜之间,杂散光折返于吸收体、透镜之间,以消耗能量,外围管道用于封装透镜和吸收体,且外围管道的内壁能够吸收传输至其表面的杂散光,本发明降低了杂散光对光学元件的损伤风险,同时,不会对原光路带来洁净风险,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杂散光吸收效果较好,生产加工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光 吸收 装置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6846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