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匿踪查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9782.6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0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茂;李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7 | 分类号: | G06F16/2457;G06F21/60;G06F21/62;G06Q40/02;H04L9/4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胡文莉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匿踪查询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用户隐私数据明文传输,易被黑客窃取以及易被其他银行或其他贷款机构变相窃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结合了密码学以及多方安全理论,可以同时解决以上缺陷。在本发明当中,银行管理系统在查询某个用户的第三方数据之前,设置与待查身份证号不同的K‑1条身份证号信息,银行将N个身份证号均发送给三方数据公司进行查询,N=K。同时三方数据公司将返回N个用户加密后的敏感信息。通过加密杜绝了明文传输用户隐私数据可能会被黑客窃取的危险;通过不经意传输的方式,让第三方数据平台无法知道银行的具体客户是谁,避免了银行的大数据资产被窃取的危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不经意 传输 协议 查询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36978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半导体所用的焊锡和焊锡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研磨倒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