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氟/钯/镁-钌气致调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3371.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6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陈炎;彭立明;邓南香;吴玉娟;董泽麟;王廷炎;丁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F1/00;C23C14/35;C23C14/18;C23C16/50;C23C16/30;C23C2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氟/钯/镁‑钌体系的气致调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气致调光薄膜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底、镁‑钌复合调光膜层、钯催化层和碳氟保护膜层。本发明利用了在吸氢阶段,镁可以吸收氢原子形成镁的氢化物,薄膜从金属的反射态转变为氢化物的透明态,钯膜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钌的添加可以加速氢原子在镁基体内的扩散作用,促进镁转变为镁的氢化物;在脱氢阶段,钌加速了镁氢化物的分解,薄膜由氢化物的透明态转变为金属的反射态。该薄膜在常温下发生上述吸脱氢反应,实现薄膜在透明态与反射态的可逆转化,同时具有耐久性好、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氢气传感器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碳氟 钌气致 调光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134337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