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箱体式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3308.1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9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菊平;涂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菊平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李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箱体式水处理装置,包括提升区、微曝区、高效沉淀区、净化池、厌氧区、中控机房。本实用新型将厌氧、AO工艺、深度处理工艺优化改进为结构紧凑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池体空间利用率高,节省了占地、投资及运营成本,同时也缩短了水力停留时间,也节省了额外投加碳源。通过精准控制溶氧区间,节省曝气量的同时实现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提高了氨氮、总氮的去除效率。通过气提原理实现大回流比,进水与主流完全稀释混合后,与生化出水浓度差较小,系统抗冲击能力较强;且整个系统为相对均相体系,有利于污泥的高浓度富集,进而提高了污泥负荷和处理效率,并大大减少了排泥量。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水处理装置 一体化箱体 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短程硝化反硝化 深度处理工艺 高效沉淀区 抗冲击能力 池体空间 处理效率 精准控制 均相体系 生化出水 污泥负荷 稀释混合 原理实现 运营成本 回流比 净化池 浓度差 排泥量 曝气量 厌氧区 氨氮 富集 加碳 进水 气提 溶氧 污泥 厌氧 总氮 去除 水力 机房 停留 主流 优化 改进 投资 | ||
【主权项】:
1.一种一体化箱体式水处理装置,包括提升区(1)、微曝区(2)、高效沉淀区(3)、出水槽(4)、净化池(5)、厌氧区、中控机房(7)、原水输入管(8)和净化输出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区(1)设置有中空的充气管板(11),充气管板(1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提升充气孔,充气管板(11)的气源泵布置于中控机房(7)中,中控机房(7)表面留有供充气管板(11)的气源泵进气的第一进风口(71);所述微曝区(2)内设置有溶氧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溶氧自动控制系统设置的溶氧浓度控制目标设定为0.3~0.5mg/L;所述厌氧区中设置有第四隔板(63),第四隔板(63)将厌氧区分隔为第一厌氧区(61)与第二厌氧区(62),所述第四隔板(63)底部与水处理装置底部间隔布置,第四隔板(63)顶部与水处理装置四周壁面等高;所述第二厌氧区(62)与提升区(1)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3),提升区(1)与微曝区(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3)底部与水处理装置底部间隔布置,第一隔板(13)顶部与水处理装置四周壁面等高,所述第二隔板(14)顶部高度低于水处理装置四周壁面高度,第二隔板(14)底部与水处理装置底部相连,所述净化池(5)中设置有过滤膜(51),所述过滤膜(51)膜后的净化池(5)连通至净化输出管(9);所述高效沉淀区(3)与微曝区(2)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32),所述第三隔板(32)底部与水处理装置底部间隔布置,第三隔板(32)顶部与水处理装置四周壁面等高,所述高效沉淀区(3)内布置有过滤层(31);过滤层(31)上方的高效沉淀区(3)内设置有堰板(34),所述堰板(34)连通至出水槽(4),出水槽(4)另一端连通至过滤膜(51)膜前的净化池(5),所述高效沉淀区(3)与第一厌氧区(61)之间设置有第五隔板(33),所述第五隔板(33)底部与水处理装置底部间隔布置,第五隔板(33)顶部与水处理装置四周壁面等高,第一厌氧区(61)还连通至原水输入管(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菊平,未经杨菊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13330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环境工程用污水高效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