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条输送机的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1662.5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7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兴造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24 | 分类号: | B65G23/24;B65G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黄玉东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链条输送机的驱动结构,通过中空轴马达减速机驱动主传动轴转动,并且由主传动轴两侧结合的左、右主动链轮带动其啮合的左、右传动链条,配合该左、右前惰轮、左、右后惰轮与该链条导轨的导引而传动左、右前从动链轮与左、右后从动链轮进行链条输送作业;由于左、右前惰轮心轴分别与左、右输送支架的外壁面以及左、右轴心固定板结合固定,而左、右后惰轮心轴也分别与左、右输送支架的外壁面以及左、右轴心固定板结合固定,该左、右前惰轮心轴也分别与左、右输送支架的上、下内壁面以及左、右内补强板结合固定,且左、右后惰轮心轴也分别与左、右输送支架的上、下内壁面以及左、右内补强板结合固定,进而提升结构强度与输送时的顺畅性与稳固性。 | ||
搜索关键词: | 惰轮心轴 输送支架 链条输送机 从动链轮 驱动结构 主传动轴 固定板 内补强 外壁面 下内壁 惰轮 啮合 马达减速机 传动链条 链条导轨 链条输送 主动链轮 顺畅性 稳固性 中空轴 传动 导引 转动 驱动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链条输送机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脚架(1)以及结合于该脚架(1)上方左、右两侧的左、右输送支架(2),该左、右输送支架(2)各包含一外壁面(21)、一连接于该外壁面(21)上、下两侧的上、下壁面(22)、(23),该各上、下壁面(22)、(23)的内侧分别向内连接上、下内壁面(24)、(25),而该各外壁面(21)与上、下内壁面(24)、(25)的前、后两侧分别结合一对前、后支撑板(26)、(27)以及分别枢设一左、右前从动链轮(31)与一左、右后从动链轮(32),该各上壁面(22)的上端面各结合一链条导轨(221),而该各外壁面(21)分别结合一左、右轴心固定板(28)后再分别结合一左、右轴承座(33),而该左、右各外壁面(21)分别设有第一、二穿孔(211)、(212),该左、右轴心固定板(28)分别设有第三、四穿孔(281)、(282);一主传动轴(4),与一中空轴马达减速机(40)驱动轴心链接固定,使该主传动轴(4)可被中空轴马达减速机(40)驱动而转动,该主传动轴(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该左、右轴承座(33)活动的连接;一左、右主动链轮(41),分别结合于该主传动轴(4)的左、右两侧;一左、右前惰轮心轴(5),各包括一第一枢接部(51)以及一连接该第一枢接部(51)的第一抵靠部(52),该第一抵靠部(52)的直径大于该第一枢接部(51)的直径,且该第一抵靠部(52)向外连接一第一外固定部(521),而该第一枢接部(51)的内侧则具有一第一内固定部(511),该左、右前惰轮心轴(5)分别由其第一枢接部(51)通过一第一轴承(53)枢设左、右前惰轮(50),且该左、右前惰轮(50)恰分别位于该左、右主动链轮(41)的前侧上方,而该左、右前惰轮心轴(5)的第一抵靠部(52)的外端缘(520)分别抵靠于该左、右输送支架(2)的外壁面(21)的内端面(210),并且分别由该第一外固定部(521)穿过该外壁面(21)的第一穿孔(211)以及该左、右轴心固定板(28)的第三穿孔(281)分别通过一第一锁固组件(54)结合固定;一左、右前惰轮心轴(6),各包括一第二枢接部(61)以及一连接该第二枢接部(61)的第二抵靠部(62),该第二抵靠部(62)的直径大于该第二枢接部(61)的直径,且该第二抵靠部(62)向外连接一第二外固定部(621),而该第二枢接部(61)的内侧则具有一第二内固定部(611),该左、右后惰轮心轴(6)分别由其第二枢接部(61)通过一第二轴承(55)枢设左、右后惰轮(56),且该左、右后惰轮(56)恰分别位于该左、右主动链轮(41)的后侧上方,而该左、右后惰轮心轴(6)的第二抵靠部(62)的外端缘(620)分别抵靠于该左、右输送支架(2)的外壁面(21)的内端面(210),且分别由该第二外固定部(621)穿过该外壁面(21)的第二穿孔(212)以及该左、右轴心固定板(28)的第四穿孔(282)后分别通过一第二锁固组件(57)结合固定;一左、右内补强板(7),分别通过数第三锁固组件(701)与该左、右输送支架(2)的上、下内壁面(24)、(25)结合固定,该左、右内补强板(7)各具一第一定位孔(71)以分别通过第四锁固组件702与该左、右前惰轮心轴(5)的第一内固定部(511)结合固定,而该左、右补强板(7)各具一第二定位孔(72)以分别通过第五锁固组件(703)与该左、右后惰轮心轴(6)的第二内固定部(611)结合固定;一左、右传动链条(60),分别与前述左、右主动链轮(41)、左、右前从动链轮(31)、左、右后从动链轮(32)啮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兴造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兴造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02166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流分拣转向装置的导轮防松结构
- 下一篇:一种限位传送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