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瓷砖补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0688.0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5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振 |
主分类号: | E04F21/165 | 分类号: | E04F21/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瓷砖补缝机,其主体由打碎部分、填充部分、爬行部分、主体部分、铲除部分等组成;打碎部分包括打碎头、固定转盘、折杆等;填充部分包括:上传动双杆、转动支撑板、美缝剂瓶等;爬行部分包括:转动脚块、十字块、空气泵等;主体部分包括:主盘、中间杆、提升座等;铲除部分包括:下连杆、末端短杆、挫头等;使用时,爬行部分控制机器人行动至指定位置,打碎部分将瓷砖间的缝隙打凿出2公分左右的空隙,随后填充部分对缝隙里填充美缝剂,随后待美缝剂干结后,使用铲除部分对多余的美缝剂进行铲除,完成美缝过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瓷砖 补缝机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瓷砖补缝机,包括打碎部分(1)1、填充部分(2)、爬行部分(3)、主体部分(4)、铲除部分(5);所述的打碎部分(1)包括打碎头(101)、第一电缸(102)、固定转盘(103)、第一齿轮(104)、电缸转盘(105)、第一步进电机(106)、第二齿轮(107)、外长杆(108)、第二电缸(109)、第三电缸(110)、三头板(111)、内双杆(112)、第四电缸(113)、L块(114)、第二步进电机(115)、电机转盘(116)、内单杆(117)、第五电缸(118)、转动三角块(119)、第三步进电机(120)、内转动盘(121)、外转动块(122)、第六电缸(123)、转动杆块(124)、内凸三角板(125)、传动内杆(126)、折杆(127)、第七电缸(128)、工字块(129)、第八电缸(130)、外支撑杆(131)、支撑块(132)、第三齿轮(133)、第四步进电机(134)、第四齿轮(135)、第五齿轮(136)、第六齿轮(137);所述的填充部分(2)包括:上传动双杆(201)、第九电缸(202)、三角块(203)、第十电缸(204)、内外双杆(205)、外双三角板(206)、转动支撑板(207)、第五步进电机(208)、美缝剂瓶(209);所述的爬行部分(3)包括:转动脚块(301)、第六步进电机(302)、第一传动带(303)、三头杆(304)、第十一电缸(305)、十字块(306)、短传动杆(307)、第十二电缸(308)、三角吸盘块(309)、空气泵(310)、吸盘(311);所述的主体部分(4)包括:主盘(401)、连接杆(402)、第十三电缸(403)、三角板(404)、第十四电缸(405)、中间杆(406)、末端三角板(407)、提升座(408)、提升导轨(409)、提升丝杆(410)、第七步进电机(411);所述的铲除部分(5)包括:下连杆(501)、第十五电缸(502)、短连块(503)、末端短杆(504)、第十六电缸(505)、三角座(506)、第十七电缸(507)、第十八电缸(508)、转动电缸底座(509)、挫头(510)、头套(511);其特征在于:机械腿共有四只对称分布于机器人两侧,铲除部分(5)位于机器人本体部分(4)的下方,填充部分(2)位于机器人本体部分(4)的上方;/n打碎部分(1)的打碎头(101)固定安装在第一电缸(102)顶部,电缸转盘(105)与固定转盘(103)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第一齿轮(104)与第二齿轮(107)啮合,外长杆(108)和第二电缸(109)一端与固定转盘(103)转动安装,外长杆(108)另一端与三头板(111)转动安装,第二电缸(109)另一端与第三电缸(110)顶部转动安装,第四电缸(113)一端与三头板(111)转动安装,另一端与L块(114)转动安装,内双杆(112)一端与三头板(111)转动安装,另一端与电机转盘(116)转动安装,电机转盘(116)固定安装在第二步进电机(115)上,内单杆(117)、第五电缸(118)一端与L块(114)转动安装,另一端与转动三角块(119)转动安装,转动三角块(119)与内转动盘(121)转动安装,外转动块(122)与内转动盘(121)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外转动块(122)与提升丝杆(410)采用螺纹传动,外转动块(122)与提升导轨(409)滑动安装,第五齿轮(136)固定安装在转动三角块(119)上,第五齿轮(136)与第六齿轮(137)啮合,第四齿轮(135)与第三齿轮(133)啮合,第六电缸(123)底部与内转动盘(121)转动安装,转动杆块(124)固定安装在第六电缸(123)顶部,转动杆块(124)另一端与内凸三角板(125)转动安装,传动内杆(126)一端与外转动块(122)转动安装,另一端与内凸三角板(125)转动安装,折杆(127)、第七电缸(128)一端与内凸三角板(125)转动安装,另一端与工字块(129)转动安装,第八电缸(130)、外支撑杆(131)一端与工字块(129)转动安装,另一端与支撑块(132)转动安装;/n上传动双杆(201)、第九电缸(202)一端主盘(401)转动安装,另一端与三角块(203)转动安装,第十电缸(204)、内外双杆(205)一端与三角块(203)转动安装,另一端与外双三角板(206)转动安装,转动支撑板(207)与外双三角板(206)通过第五步进电机(208)转动安装,第五步进电机(208)固定安装在外双三角板(206)上,美缝剂瓶(209)与外双三角板(206)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n连接杆(402)、第十三电缸(403)一端与主盘(401)转动安装,另一端与三角板(404)转动安装,第十四电缸(405)、中间杆(406)一端与三角板(404)转动安装,另一端与末端三角板(407)转动安装,提升座(408)与末端三角板(407)转动安装,提升导轨(409)两端与提升座(408)固定安装,第七步进电机(411)固定安装在提升座(408)上,提升丝杆(410)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七步进电机(411)上,另一端与提升座(408)转动安装;/n下连杆(501)、第十五电缸(502)一端与主盘(401)转动安装,另一端与短连块(503)转动安装,末端短杆(504)、第十六电缸(505)一端与短连块(503)转动安装,另一端与三角座(506)转动安装,转动电缸底座(509)与三角座(506)转动安装,第十八电缸(508)滑动安装在转动电缸底座(509)上,第十七电缸(507)底部与短连块(503)转动安装,另一端与第十八电缸(508)转动安装,搓头(510)固定安装在第十八电缸(508)上,头套(511)固定安装在搓头(510)上。/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振,未经熊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1068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