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5432.6 | 申请日: | 201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隋晓青;张树振;陈述明;李卫军;张博;朱进忠;马雪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61244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伟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830052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该方法为:整地后于秋季采用宽窄行间隔种植,播种前覆膜,在膜上播种,于苜蓿种植行的窄行间铺设滴灌带,苜蓿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为1950m3/hm2,返青期的灌溉量为600m3/hm2,现蕾期的灌溉量为750m3/hm2,开花期的灌溉量为300m3/hm2,结荚期的灌溉量为150m3/hm2,成熟期的灌溉量为150m3/hm2,肥料在现蕾期随水施入,于60%~70%的苜蓿荚果变成黄褐色收获得到苜蓿种子。本发明将滴灌技术与覆膜相结合,播种前覆膜,在膜上播种,通过宽窄行间隔种植,并在苜蓿种植行的行间铺设滴灌带,结合苜蓿的不同生育时期进行灌溉处理,提高苜蓿种子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灌溉量 苜蓿种子 覆膜 苜蓿 行间 宽窄行间隔 铺设滴灌带 膜上播种 苜蓿种植 现蕾期 播种 黄褐色 灌溉 滴灌技术 全生育期 生育时期 返青期 结荚期 开花期 荚果 水施 整地 种植 肥料 收获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nS1、整地:在年降水量为150mm~200mm、≥10℃年积温为2800℃~3500℃的地区,于苜蓿播种前7天~10天,耕地深翻,翻耕深度为25cm~30cm,然后耙地,耙出杂草根茎、耙碎土块、混拌基肥,使地表平整,再耱地,耱碎土块,耱实土壤,最后镇压;/nS2、播种:于秋季温度为10℃~25℃时进行苜蓿播种,播种量为40g/亩~60g/亩,播种深度为1cm,采用宽窄行间隔种植,窄行的行距为40cm~50cm,宽行的行距为70cm~80cm,穴播株距为18cm~27cm,播种前覆膜,在膜上播种;/nS3、滴灌带铺设:灌溉方式采用地面浅埋式滴灌,浅埋的深度为3cm~5cm,滴灌带铺于苜蓿种植窄行的行间,滴灌带的间隔宽度为120cm;/nS4、灌溉:苜蓿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为1950m3/hm2,灌溉时的滴头间距为30cm,灌溉时的滴头流量为1.0L/h,进行膜下滴灌;返青期的灌溉量为600m3/hm2,灌溉时长12h;现蕾期的灌溉量为750m3/hm2,灌溉时长15h;开花期的灌溉量为300m3/hm2,灌溉时长6h;结荚期的灌溉量为150m3/hm2,灌溉时长3h;成熟期的灌溉量为150m3/hm2,灌溉时长3h;/nS5、施肥:在苜蓿现蕾期施入磷酸一铵,磷酸一铵随灌溉水溶施入;/nS6、收获:在60%~70%的苜蓿荚果变成黄褐色时,进行收获,得到苜蓿种子。/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954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高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促进贵妇人秋海棠开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