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晶温控微阀的流量协同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81959.3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7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谷元;于佳佳;李友荣;朱承志;欧珂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晶温控微阀流量协同控制系统,包括微通道、基底、液晶、温度控制元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微通道设置于基底上方;液晶设置于微通道内并可沿通道方向流动;温度控制元件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垂直液晶流向的两侧微通道壁内;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微通道入口和各分支出口处;温度控制元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连接到控制芯片上。本发明通过非均匀温度场下液晶非对称流动特性实现了样品的径流调节,从而控制不同反应器或检测器的进样量,显著地增强了化学反应或生物检测的对比效果;此外通过温度和压力的协同反馈调节,在微阀的各出口获得精确、稳定的分流比并实现较短的响应时间。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晶 温控 流量 协同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液晶温控微阀流量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通道、基底、液晶、温度控制元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芯片;所述微通道设置于基底上方;所述液晶设置于微通道内并可沿通道方向流动;所述温度控制元件包括加热元件和制冷元件,温度控制元件设置于垂直液晶流向的两侧微通道壁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垂直液晶流向的两侧微通道壁内;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微通道入口和各分支出口处;所述温度控制元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连接到控制芯片上。/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8195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