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晶温控微阀的流量协同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81959.3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7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谷元;于佳佳;李友荣;朱承志;欧珂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晶 温控 流量 协同 控制系统 | ||
1.一种基于液晶温控微阀的流量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通道、基底、液晶、温度控制元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芯片;所述微通道设置于基底上方;所述液晶设置于微通道内并可沿通道方向流动;所述温度控制元件包括加热元件和制冷元件,温度控制元件设置于垂直液晶流向的两侧微通道壁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垂直液晶流向的两侧微通道壁内;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微通道入口和各分支出口处;所述温度控制元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连接到控制芯片上;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控制元件和控制芯片形成闭环控制系统,所述控制芯片将设定的目标分流比计算得到目标温差和目标压差,所述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微通道壁温差与控制芯片设定的目标温差进行比对,微通道两侧的微通道壁存在温度差,形成垂直于流向的温度梯度,所述压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入口与各分支出口的压差与控制芯片设定的目标压差进行比对,协同控制温度控制元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热丝,所述制冷元件为制冷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壁由PDMS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由玻璃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元件均可为分块式独立受控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元件的功率能连续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19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