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光响应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肿瘤协同治疗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36362.7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袁荃;梁玲;唐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26;A61K41/00;A61K49/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艾小倩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响应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肿瘤协同治疗中的应用。近红外光响应的纳米脂质体通过薄膜水化法获得负载有上转换@黑磷的脂质体,并为其表面共价结合巯基修饰的核酸适配体。该方法制备的纳米脂质体优点表现在:具有近红外光收集的纳米脂质体可以高效地将近红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热能,实现了肿瘤靶向光动及光热协同治疗,解决了光诊断治疗在临床转化应用中单一模式治疗效果差、组织穿透性低、选择识别能力差等的局限性。近红外光响应的纳米脂质体在体内实验中具有很高的生物兼容性、更强的肿瘤特异性聚集能力、更高的肿瘤杀伤作用。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光 响应 纳米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肿瘤 协同 治疗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近红外光响应的纳米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体具有均匀的球形结构,其直径范围为100-200nm;所述纳米脂质体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质并发出绿光及红光的可见光;所述纳米脂质体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具有光敏剂与光热剂的特点并产生单线态氧及热量。/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3636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