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热加载条件下复合管结合强度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5840.6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1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泽;徐滨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测试热加载条件下复合管结合强度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复合管结合强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高强度承压框架、压力系统、加热保温箱、可调节支架;压力系统固定在高强度承压框架内;变径压头插入加热保温箱,将待测试的复合管放置于变径压头上,变径压头的上端面只与待测试复合管的内管下端面接触,加热保温箱箱体高度与测试管段上端面基本平齐,盖上加热保温箱上盖,加热保温箱上盖与高强度框架接触,加热保温箱上盖的下表面只与待测试复合管的外管上端面接触;打开加热保温箱电源,升温至所需的测试温度,温度稳定后保温,加载压力,观察压力变化,当压力达到最大值开始明显下降时,说明复合管已经发生了剪切破坏,记录此过程的压力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加载 条件下 复合管 结合 强度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测试热加载条件下复合管结合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为四个部分:高强度承压框架(1),压力系统(2),加热保温箱(3),可调节支架(4);/n高强度承压框架(1)用于承受整个测试系统的负载,高强度承压框架为箱体结构,上部开有通孔(1-2),用于观察实验过程,还可用于调整试样位置;/n压力系统(2)底部固定在高强度承压框架(1)内的底部部,用于产生和输出测试结合强度的压力;压力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部件变径压头(2-2)、压头(2-3)、能施加压力的缸体(2-4)、底座(2-5),底座(2-5)固定在压力系统2的底部上,缸体(2-4)设有高精度数字显示压力表(2-6)及加载控制器(2-7);变径压头(2-2)为圆柱结构,上部端面直径相对较小,下部端面直径相对较大,根据复合管尺寸选取合适的变径压头尺寸,其上部端面直接与复合管试件的内管端面接触,用于对内管加载压力,变径压头(2-2)下部端面设有圆柱形引导面凹槽(2-8),用于与圆柱形的压头(2-3)稳定配合;圆柱形的压头(2-3)顶部与变径压头的圆柱形引导面凹槽(2-8)配合,用于传导压力到试件,压头(2-3)顶部与变径压头接触的结合面处设有隔热垫片(2-9),用于降低热量损失,降低传递到压力系统的热量,保护压力系统;高精度数字显示压力表(2-6),用于快速直观的读取压力系统传递的压力数值;/n加热保温箱(3)位于高强度承压框架(1)内部上端,用于将待测试复合管段加热至指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下完成测试;包括加热保温箱箱体(3-2)、加热元件(3-3)、隔热保温层(3-4)、加热保温箱上盖(3-5)、温度传感器(3-6)、数字显示温度计及控温装置(3-7),加热保温箱电源(3-8);加热保温箱箱体(3-2)用于承载加热保温箱的其它部件,加热保温箱箱体(3-2)下部置于在可调节支架(4)上,用于固定加热保温箱,可调节支架(4)位于高强度承压框架(1)内;隔热保温层(3-4)设置在加热保温箱箱体内表面,用于防止热量散失,保持箱体内部温度;加热元件(3-3)位于加热保温箱箱体(3-2)内部用于加温;加热保温箱上盖(3-5)采样上盖连接销(3-10)与加热保温箱箱体上端口进行配合,加热保温箱上盖(3-5)上表面与高强度承压框架贴合,用于承载测试时试样上部外层管端面产生的压力,加热保温箱上盖(3-5)开有通孔(3-13),不同尺寸的试样选择不同通孔尺寸的加热保温箱上盖,加热保温箱上盖通孔(3-13)处设有隔热保温的通孔塞(3-11),用于密封上盖,避免热量损失;加热保温箱箱体(3-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3-6),数字显示温度计及自动控温装置(3-7)与温度传感器(3-6)和加热元件(3-3)连接和配合,用于直观的读取加热保温箱内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控温装置控制加热元件自动断电,温度降低时自动加热,保证箱内温度恒定;/n所述加热保温箱3底部开有通孔(3-12),用于变径压头上端伸入到加热保温箱内;通孔(3-12)内侧壁设有一层柔性隔热保温材料(3-9),用于密封变径压头与加热保温箱体的间隙,柔性隔热保温材料应能适应不同变径压头的尺寸,防止热量从变径压头与孔的间隙散失,并且不会影响测试结果;/n高强度承压框架(1)上部设有通孔,高强度承压框架(1)上部的通孔直径不小于加热保温箱上盖通孔(3-13)且两者同轴;加热保温箱上盖通孔(3-13)的直径大于待测复合管的外管内直径小于外管外直径;变径压头(2-2)上部端面直径大于待测复合管的内管内直径小于内管外直径。/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158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