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螺离心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3493.3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清;周华欣;董豪炳;李哲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B1/20 | 分类号: | B04B1/20;B04B7/00;B04B11/02;B04B15/08 |
代理公司: | 33201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卧螺离心机,卧螺离心机包括:絮凝剂管、进料管、物料输送管,螺旋推料器,转鼓,罩壳,差速器;所述絮凝剂管包括:进口直管段、螺旋管段、出口直管段、前混流叶片、锥形出口和螺旋管过渡段;所述螺旋管段通过螺旋管过渡段与所述进口直管段相连接,所述螺旋管段通过螺旋管过渡段与所述出口直管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出口直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锥形出口大端面相连接,且所述出口直管段侧面上焊接有双螺旋叶片;所述进料管包括:连接法兰、前混合管、后混合管和鱼尾形叶片,所述鱼尾形叶片固定在所述后混合管内;所述物料输送管包括:连接法兰和直管;本发明可以提高絮凝剂与物料的混合效果,防止卧螺离心机运行过程中进料管发生阻塞。 | ||
搜索关键词: | 直管段 卧螺离心机 螺旋管段 过渡段 混合管 进料管 螺旋管 叶片 物料输送管 连接法兰 絮凝剂管 锥形出口 鱼尾形 出口 大端 螺旋推料器 双螺旋叶片 混合效果 运行过程 差速器 絮凝剂 混流 罩壳 直管 转鼓 进口 阻塞 焊接 侧面 | ||
【主权项】:
1.一种卧螺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卧螺离心机包括:絮凝剂管(1)、进料管(2)、物料输送管(3),螺旋推料器(4),转鼓(5),罩壳(7),差速器(8);所述罩壳(7)内可转动设有转鼓(5),所述转鼓(5)内可转动地设有螺旋推料器(4),所述螺旋推料器(4)内设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与所述螺旋推料器(4)不接触,且所述进料管(2)、所述螺旋推料器(4)、所述转鼓(5)均同轴设置;/n所述罩壳(7)的左下端开设有排渣口(71),所述罩壳(7)的右下端开设有排液口(72);所述转鼓(5)的小端上开设有出渣孔(51),所述转鼓(5)的大端上开设有溢流孔(52);且所述转鼓(5)的内腔的小端与所述罩壳(7)的内腔的左端通过所述出渣孔(51)相连通,所述转鼓(5)的内腔的大端与所述罩壳(7)的内腔的右端通过所述溢流孔(52)相连通;物料配给室(6)内腔与所述螺旋推料器(4)和所述转鼓(5)之间的腔室通过出料口(61)相连通;所述进料管(2)设置在所述螺旋推料器(4)小端,且所述进料管(2)进口端延伸至所述罩壳(7)外,所述进料管(2)出口端在所述物料配给室(6)内;/n所述转鼓(5)小端通过主电机驱动发生转动,所述螺旋推料器(4)大端通过副电机驱动发生转动,所述转鼓(5)大端与差速器(8)相连接,所述差速器(8)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推料器(4)相连接,差速器(8)的输出轴带动螺旋推料器(4)与转鼓(5)以一定的差速作同向转动,使得螺旋推料器(4)可以把转鼓(5)内的沉渣从出渣孔(51)排出;/n所述絮凝剂管(1)包括:进口直管段(11)、螺旋管段(12)、出口直管段(13)、双螺旋叶片(14)、锥形出口(15)、第一螺旋管过渡段(16) 和第二螺旋管过渡段(17);所述螺旋管段(12)通过第一螺旋管过渡段(16)与所述进口直管段(11)相连接,所述螺旋管段(12)通过第二螺旋管过渡段(17)与所述出口直管段(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出口直管段(13)的另一端与所述锥形出口(15)大端面相连接,且所述出口直管段(13)侧面上焊接有双螺旋叶片(14);所述进料管(2)包括:第一法兰(21)、前混合管(22a)、后混合管(22b)和鱼尾形叶片(23),所述前混合管(22a)与后混合管(22b)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鱼尾形叶片(23)固定在所述后混合管(22b)内;所述物料输送管(3)包括:第二法兰(31)和直管(32);/n所述第一法兰(21)与第二法兰(31)上开有絮凝剂管限位槽(A)、第一密封槽(B)和法兰孔(C),所述第一法兰(21)与第二法兰(31)上的絮凝剂管限位槽(A)、第一密封槽(B)和法兰孔(C)关于法兰面对称;所述第二法兰(31)法兰面上有外凸的密封环(m),所述第二法兰(31)法兰面上有内凹的第二密封槽(n);安装时,密封圈(111)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槽(B)中,密封环(m)与所述第二密封槽(n)配合,所述进料管(2)与所述物料输送管(3)通过第一法兰(21)和第二法兰(31)连接,所述进料管(2)、所述物料输送管(3)与卧螺离心机的螺旋推料器(4)、转鼓(5)的轴线重合,且所述进料管(2)的出口位于物料配给室(6)内。第一法兰(21)和第二法兰(31)连接上时,所述絮凝剂管限位槽(A)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密封槽(B)为圆环形,其中轴线与所述絮凝剂管(1)进口直管段(11)中轴线重合,所述密封环(m)和第二密封槽(n)为圆环形,其中轴线与所述连接法兰轴线重合;所述进口直管段(11)的中轴线与水平地面垂直,且限位于所述絮凝剂管限位槽(A);所述螺旋管段(12)、出口直管段(13)、双螺旋叶片(14)、锥形出口(15)、第一螺旋管过渡段(16)和第二螺旋管过渡段(17)均处于所述进料管(2)的前混合管(22a)内,且所述螺旋管段(12)、出口直管段(13)、双螺旋叶片(14)、锥形出口(15)的中轴线与所述进料管(2)轴线重合;/n所述双螺旋叶片(14)包括第一双螺旋叶片(14a)和第二双螺旋叶片(14b),各螺旋叶片螺旋角度均为180°,所述第一双螺旋叶片(14a)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小螺旋叶片组成,所述第一双螺旋叶片(14a)的小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所述螺旋管段(12)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双螺旋叶片(14b)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小螺旋叶片组成,所述第二双螺旋叶片(14b)的小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一双螺旋叶片(14a)的小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双螺旋叶片(14a)和第二双螺旋叶片(14b)的两个小螺旋叶片均以所述出口直管段(13)轴线为旋转中心相差180°;所述第一双螺旋叶片(14a)和第二双螺旋叶片(14b)通过双螺旋叶片内螺旋根部(e)焊接在所述出口直管段(13)侧面上,所述第一双螺旋叶片(14a)进口边在所述出口直管段(13)进口端面上,且所述第一双螺旋叶片(14a)进口边与所述进口直管段(11)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双螺旋叶片(14a)出口边与所述第二双螺旋叶片(14b)进口边在同一平面且呈90°夹角,所述第二双螺旋叶片(14b)出口边在所述出口直管段(13)出口端面上;所述出口直管段(13)侧面上开有第二出液孔(b),所述第二出液孔(b)位于所述双螺旋叶片(14)进口边、出口边和中间位置,且周向上与该处叶片间隔90°,且所述第二出液孔(b)的圆孔直径为5mm-10mm;所述双螺旋叶片(14)的叶面上沿螺旋方向均匀开有若干混流孔(c);所述双螺旋叶片(14)叶片的厚度为2mm;一螺旋方向的双螺旋叶片(14)单个螺旋叶片的螺旋面满足方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1349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