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犯罪行为链的裁判文书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7509.7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靳文繁;秦永彬;陈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F17/27;G06N3/04 |
代理公司: | 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50025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犯罪行为链的裁判文书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案情的事实描述中抽取信息,声明犯罪行为链的概念及构建规则,以此构建犯罪行为链;步骤二:使用TextCNN从案情的事实描述中获取语义信息;步骤三:基于犯罪行为链,使用Bi‑LSTM方法将其进行向量表示,进行文本分类;步骤四:提出将TextCNN方法的结果与Bi‑LSTM方法的结果拼接输出的神经网络结构的裁判文书分析方法,其识别结果可以用来支撑多种辅助审判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充分利用犯罪行为链的关联信息,避免了传统法律裁判文书分析方法的弊端,提高了裁判文书的分析效率,为解决法条推荐、类案推送等辅助审判的模型和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 ||
搜索关键词: | 犯罪行为 裁判 构建 神经网络结构 传统法律 分析效率 关联信息 技术支撑 文本分类 向量表示 语义信息 分析 法条 推送 拼接 抽取 输出 支撑 声明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犯罪行为链的裁判文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案情的事实描述中抽取信息,运用犯罪行为链的概念及构建规则,以此构建犯罪行为链;步骤二:使用TextCNN从案情的事实描述中获取语义信息;步骤三:基于犯罪行为链,使用Bi-LSTM方法将其进行向量表示,进行文本分类;步骤四:提出将TextCNN方法的结果与Bi-LSTM方法的结果拼接输出的神经网络结构的裁判文书分析方法,其识别结果可以用来支撑多种辅助审判应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375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