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体内双模态成像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0466.0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仰大勇;赵慧婷;赵怀鑫;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12N15/70;C07K19/00;A61K49/00;A61K4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内双模态成像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方法步骤为:(1)融合蛋白(RGD)n‑mRFP1‑dLBT的制备;(2)融合蛋白上负载Gd3+,得到用于体内双模态成像的纳米探针。本发明将具有靶向功能的RGD多肽与红色荧光蛋白结合,赋予了红色荧光蛋白靶向功能,同时将可以特异性螯合Gd3+的短肽dLBT与红色荧光蛋白结合,制备得到的纳米探针同时具有荧光和磁共振成像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探针 制备 红色荧光蛋白 双模态成像 融合蛋白 体内 靶向 磁共振成像 荧光 短肽 螯合 赋予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体内双模态成像的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融合蛋白(RGD)n‑mRFP1‑dLBT的制备:a.将n个编码RGD的核苷酸序列、编码mRFP1的核苷酸序列、编码dLBT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His标签的核苷酸序列,插入到质粒pRSET中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扩大培养,待其生长繁殖到对数生长期,停止培养,加入IPTG诱导剂,使IPTG诱导剂终浓度为0.1‑0.4mM,在180‑240rpm,20‑25℃诱导12‑24h;所述编码RGD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n=1‑10;所述编码mRFP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编码dLBT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编码His标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IPTG为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的缩写;b.将步骤a获得的菌液离心除去上清,沉淀用超纯水重悬,离心,沉淀部分用buffer A重悬,然后破碎细菌,离心,收集上清液;c.将步骤b得到的上清液用0.45μm滤膜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加入到镍柱中,用buffer A冲洗,当测得流出液中杂蛋白的浓度小于0.01mg/mL时,用洗脱液洗脱并收集融合蛋白(RGD)n‑mRFP1‑dLBT,透析或超滤除去盐离子,冻干后‑80℃保存,融合蛋白(RGD)n‑mRFP1‑dLBT简称融合蛋白;(2)融合蛋白上负载Gd3+:将融合蛋白溶解于HEPES缓冲液,置于截留分子量为7000‑14000Da的透析袋内,将相当于融合蛋白2‑5倍摩尔的Gd3+加入到透析袋外部的HEPES缓冲液中,透析袋内外的HEPES缓冲液浓度一致,在300‑600rpm,温度为20‑25℃条件下,反应12‑20h;将透析袋外部换成不加Gd3+的HEPES缓冲液,每隔2‑3h换一次透析袋外部的HEPES缓冲液,共透析8‑12h,得到用于体内双模态成像的纳米探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4046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β-葡萄糖苷酶及其突变体的基因、氨基酸序列和应用
- 下一篇:质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