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长编动车组碰撞能量管理的优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0107.2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张洪浩;侯林;姚松;许平;王田天;许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列车耐撞性能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长编动车组碰撞能量管理的优化方法及系统,构建长编动车组三维多体动力学模型;构建理论模型,确定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及约束条件;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开展试验设计,并采用所构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各优化目标的仿真结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拟合代理模型,对代理模型进行优化,获取Pareto解集;运用改进的最优最劣方法,确定合理的优化目标权重矢量;对Pareto解集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最优解。本发明结合动力学、多目标优化与多属性决策等多学科理论,充分考虑实际工程需要,解决了高速列车单车+多车耦合作用下各吸能界面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目标 动车组 构建 代理模型 碰撞能量 优化 动力学模型 多目标优化 多属性决策 多体动力学 高速列车 参数优化 仿真结果 理论模型 权重矢量 实际工程 试验设计 数值仿真 性能分析 学科理论 优化变量 约束条件 耦合作用 动力学 响应面 最优解 耐撞 拟合 吸能 三维 列车 管理 评估 改进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长编动车组碰撞能量管理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长编动车组碰撞能量管理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列车类型及编组,构建长编动车组三维多体动力学模型;构建理论模型,确定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及约束条件;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开展试验设计,并采用所构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各优化目标的仿真结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拟合代理模型,采用NSGA‑II方法对代理模型进行优化,获取Pareto解集;步骤二,建立判断矩阵,运用改进的最优最劣方法,确定合理的优化目标权重矢量;步骤三,运用TOPSIS方法,对Pareto解集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最优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0010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