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沿海城市洪涝致灾因子作用度量化及区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2055.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4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奎;冯文强;许红师;练继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4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防灾减灾领域,为提出一种沿海城市洪涝致灾因子作用度量化及区划方法,为沿海城市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了更精细的科学依据。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沿海城市洪涝致灾因子作用度量化及区划方法,利用洪涝模拟模型进行不同降雨‑潮位组合情景群模拟,得到不同组合工况下的区域淹没范围,并根据量化方法评估降雨和潮位对不同排水子系统的致灾作用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各排水子系统洪涝致灾因子区划。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沿海城市洪涝致灾因子作用度量化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沿海城市 因子作用 度量 排水子系统 潮位 降雨 防洪减灾 防灾减灾 模拟模型 作用度 淹没 精细 量化 评估 情景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沿海城市洪涝致灾因子作用度量化及区划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洪涝模拟模型进行不同降雨-潮位组合情景群模拟,得到不同组合工况下的区域淹没范围,并根据量化方法评估降雨和潮位对不同排水子系统的致灾作用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各排水子系统洪涝致灾因子区划;其中,主要致灾因子识别过程如下:对于不同的降雨潮位组合工况,在设定的区域,如果该区域的淹没范围随降雨量的增长而显著增长,但是随潮位的增长变化不明显,说明降雨为该区域的主要致灾因子;反之,如果该区域的淹没范围随潮位的增长明显增加而随降雨的增长变化不明显,则判定潮位为主要的致灾因子;若淹没范围随着降雨和潮位的增长均显著增长,则说明降雨和潮位均为该区域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7205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