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温传感器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7651.3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阳 |
主分类号: | G01K7/16 | 分类号: | G01K7/16;G01K7/22;G01K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锅温传感器探头,涉及家用燃气灶锅温测量技术。为克服现有锅温传感器探头内置感温元件的钢管顶部暴露在燃气灶热辐射的范围内,感温元件不能准确测量锅底温度的缺点,提供本技术方案。其特征是:在感温触头外围设置2层及以上的外层钢管,各外层钢管在一根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顶住锅底,感温触头在小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顶住锅底。从而形成2层及以上的空气流动散热层,实现感温触头与燃气火焰隔离,进而达到感温元件能够准确测量锅底温度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感温触头 感温元件 温传感器 探头 弹力作用 外层钢管 准确测量 顶住 家用燃气灶 空气流动 燃气火焰 大弹簧 燃气灶 热辐射 散热层 小弹簧 内置 钢管 测量 外围 隔离 暴露 | ||
【主权项】:
1.一种锅温传感器探头,由感温元件、钢管、填充料、弹簧组成;其特征是:铜质触头(12)通过钢接头(10)与护套管(16)连接为一个整体;将感温元件(13)和导线(14)放入铜质触头(12)和护套管(16)内;用填充料(15)填充铜质触头和钢接头内部;再收缩钢接头形成密封处(11);在护套管(16)外围设置2层及以上的外层钢管,形成2层及以上的流动空气散热层;靠近护套管(16)的外层钢管名为支撑管(20),长于其他外层钢管;在支撑管中部位置缩小1‑3毫米形成小弹簧座(22);在支撑管下部位置缩小1‑3毫米形成铜质触头的止位卡圈(19);支撑管和其他外层钢管的顶部开2‑4个出风口,成对称分布;支撑管以及其他外层钢管的出风口数量相等;将支撑管以及其他外层钢管的出风口错开位置安放,以便外层钢管非出风口部位挡住里层钢管出风口,将各外层钢管与锅具接触端平齐,并在各钢管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在各钢管底部留有进风口;然后,把各外层钢管进风口底部焊接在支撑管(20)上;这样,在各钢管之间便形成了空气流动散热层;将支撑管导管(02)与底座(01)焊接;在支撑管导管(02)外放置大弹簧(04);把支撑管(20)插入支撑管导管(02)中;支撑管(20)能够在支撑管导管(02)中上下滑动;再将支撑管止位卡(23)与支撑管(20)焊接;将小弹簧(17)放入支撑管(20)中,压在小弹簧座(22)上;小弹簧(17)的弹力小于大弹簧(04)的弹力;将导线(14)和钢接头(10)穿过小弹簧(17)和支撑管(20);再将铜质触头的止位钩(18)固定在护套管(16)上;铜质触头(12)能够在支撑管(20)中上下移动,四周摆动;止位钩(18)受止位卡圈(19)的限制,保证铜质触头(12)高出支撑管(20)至多6毫米;空气从支撑管进风口(24)进入护套管与支撑管之间的导风层,从支撑管出风口(21)排出,并通过外层钢管出风口(31)排向外面,带走热能;将底座(01)通过底座连接炉头螺孔(03)固定在燃气灶炉头底部,并要求锅温传感器探头外层钢管与小火燃烧器有一定的间距;各外层钢管在大弹簧(04)的弹力作用下顶住锅底;铜质触头(12)在小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顶住锅底;实现感温铜质触头(12)与燃气灶火焰隔离;将感温元件(13)通过导线(14)与燃气灶的电子控制部分电连接,让感温元件产生的电信号送给燃气灶电子控制部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阳,未经肖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5765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