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层菇床作业的蘑菇采摘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8814.7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3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张俊;王玲;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层菇床作业的蘑菇采摘机器人,其包括移动升降平台、伸缩导轨伸展平台、采摘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自身结构紧凑,能够根据采摘需求自主进行升降,手臂安装机构伸缩作业,可适用用工厂化蘑菇栽培中多层菇床作业模式,本发明实现了多层并行排列工厂化种植褐菇的采摘需求,能够有效进行上升和下降、收缩和伸展并灵活在过道行进的功能,结构模块化设计,可替换性强,能够有效满足褐菇工厂化种植条件下采摘需求,解决工厂自动化程度低,劳动成本高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多层 作业 蘑菇 采摘 机器人 |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多层菇床作业的蘑菇采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升降平台,伸缩导轨平台和采摘机械手臂;所述的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底盘(1)、左前万向支撑轮(21)、左后万向支撑轮(22)、右前万向支撑轮(23)、右后万向支撑轮(24)、升降平台升降板(3)、升降平台左固定架(41)、升降平台右固定架(42)、左桅柱伸缩机构(7)、右桅柱伸缩机构(8),其中左桅柱伸缩机构(7)包括左第一级桅柱(701)、左第二级桅柱(702)、左第三级桅柱(703)、左第四级桅柱(704)、左升降液压杆(705)、左一二级升降支撑轴(706)、左一二级升降支撑轴承(707)、左一二级升降传动链条(708)、左三四级升降支撑轴(709)、左三四级升降支撑轴承(710)、左三四级升降传动链条(711);右桅柱伸缩机构(8)包括右第一级桅柱(801)、右第二级桅柱(802)、右第三级桅柱(803)、右第四级桅柱(804)、右升降液压杆(805)、右一二级升降支撑轴(806)、右一二级升降支撑轴承(807)、右一二级升降传动链条(808)、右三四级升降支撑轴(809)、右三四级升降支撑轴承(810)、右三四级升降传动链条(811);移动平台底盘(1)底部平面左前角、左后角、右前角、右后角位置分别固装左前万向支撑轮(21)、左后万向支撑轮(22)、右前万向支撑轮(23)、右后万向支撑轮(24);在移动平台底盘(1)上部平面的左后角设有凹槽,凹槽位置放置左桅柱伸缩机构(7),所述的左桅柱伸缩机构(7)的左第一级桅柱(701)后端下部固装在移动平台底盘(1)左凹槽中,且前端面设有滑槽与左第二级桅柱(702)滑动连接,左第二级桅柱(702)后端面与左第一级桅柱(701)的滑槽滑动连接,且前端面设有滑槽与左第三级桅柱(703)滑动连接,左第三级桅柱(703)后端面与左第二级桅柱(702)滑动连接,且前端面设有滑槽与左第四级桅柱(704)滑动连接,所述的左第四级桅柱(704)后端面与左第三级桅柱(703)滑动连接,前端面固装升降平台左固定架(41),所述的左升降液压杆(705)底端固装于左第一级桅柱(701)和移动平台底盘(1)凹槽中,且顶端设有一孔,所述的左一二级升降支撑轴(706)固装于孔中,左一二级升降支撑轴(706)上固装左一二级升降支撑轴承(707),在所述的左一二级升降支撑轴承(707)上转动连接左一二级升降传动链条(708),左一二级升降传动链条(708)一端固装于左第一级桅柱(701)上,另一端固装于左第二级桅柱(702)上,在所述的左第三级桅柱(703)顶部设有一孔,左三四级升降支撑轴(709)固装于凹孔中,左三四级升降支撑轴(709)上固装左三四级升降支撑轴承(710),在所述的左三四级升降支撑轴承(710)上转动连接左三四级升降传动链条(711),左三四级升降传动链条(711)一端固装于左第三级桅柱(703)上,另一端固装于左第四级桅柱(704)上,在移动平台底盘(1)上部平面的右后角设有凹槽,凹槽位置放置右桅柱伸缩机构(8),所述的右桅柱伸缩机构(8)的右第一级桅柱(801)后端下部固装在移动平台底盘(1)右凹槽中,且前端面设有滑与右第二级桅柱(802)滑动连接,右第二级桅柱(802)后端面与右第一级桅柱(801)的滑槽滑动连接,且前端面设有滑槽与右第三级桅柱(803)滑动连接,右第三级桅柱(803)后端面与右第二级桅柱(802)滑动连接,且前端面设有滑槽与右第四级桅柱(804)滑动连接,所述的右第四级桅柱(804)后端面与右第三级桅柱(803)滑动连接,其前端面固装升降平台右固定架(42),所述的右升降液压杆(805)底端固装于右第一级桅柱(801)和移动平台底盘(1)凹槽中,且顶端设有一孔,所述的右一二级升降支撑轴(806)固装于孔中,右一二级升降支撑轴(806)上固装右一二级升降支撑轴承(807),在所述的右一二级升降支撑轴承(807)上转动连接右一二级升降传动链条(808),右一二级升降传动链条(808)一端固装于右第一级桅柱(801)上,另一端固装于右第二级桅柱(802)上,在所述的右第三级桅柱(803)顶部设有一孔,右三四级升降支撑轴(809)固装在凹孔中,右三四级升降支撑轴(809)上固装右三四级升降支撑轴承(810),在所述的右三四级升降支撑轴承(810)上转动连接右三四级升降传动链条(811),右三四级升降传动链条(811)一端固装于右第三级桅柱(803)上,另一端固装于右第四级桅柱(804)上,升降平台升降板(4)左后部和右后部下部平板分别固装所述的升降平台左固定架(41)和升降平台右固定架(42),连接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伸缩导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导轨伸展平台固定支座(51)、左后导轨伸展平台固定支座(52)、右前导轨伸展平台固定支座(53)、右后导轨伸展平台固定支座(54)、左推进导轨机构(6)、右推进导轨机构(9)、X方向导轨机构(10);所述的左推进导轨机构(6)包括:左P电机(601)、左P电机固定板(602)、左P电机固定支撑板(603)、左P电机中间支撑管(604)、左P同步轮支撑轴承(605)、左P同步轮(606)、左P导轨后侧固定套(607)、左Y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608)、左Y导轨后侧固定套(609)、左导轨连接件(610)、左Y导轨滑块(611)、左Y同步带压紧模块(612)、左Y导轨(613)、左Y导轨前侧固定套(614)、左Y电机固定支撑板(615)、左Y同步轮(616)、左Y同步轮支撑轴承(617)、左Y电机中间支撑管(618)、左Y电机固定板(619)、左Y电机(620)、左P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621)、左P导轨前侧固定套(622)、左Y同步带(623)、左P同步带(624)、左P导轨(625)、左P同步带压紧模块(626);所述的右推进导轨机构(9)包括:右P电机(901)、右P电机固定板(902)、右P电机固定支撑板(903)、右P电机中间支撑管(904)、右P同步轮支撑轴承(905)、右P同步轮(906)、右P导轨后侧固定套(907)、右Y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908)、右Y导轨后侧固定套(909)、右导轨连接件(910)、右Y导轨滑块(911)、右Y同步带压紧模块(912)、右Y导轨(913)、右Y导轨前侧固定套(914)、右Y电机固定支撑板(915)、右Y同步轮(916)、右Y同步轮支撑轴承(917)、右Y电机中间支撑管(918)、右Y电机固定板(919)、右Y电机(920)、右P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921)、右P导轨前侧固定套(922)、右Y同步带(923)、右P同步带(924)、右P导轨(925)、右P同步带压紧模块(926);所述的X方向导轨机构(10)包括:X左端滑块固定块(1001)、X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1002)、X同步带(1003)、X同步带压紧模块(1004)、X电机(1005)、X电机固定板(1006)、X同步轮(1007)、X电机中间支撑管(1008)、X电机固定支撑板(1009)、X右端滑块固定块(1010)、X导轨(1011)、X导轨滑块(1012);左P导轨(625)固装在左前导轨伸展平台固定支座(51)和左后导轨伸展平台固定支座(52)上部平面上,处于同一高度水平面,所述的左P导轨后侧固定套(607)设有一孔,与左P导轨(625)后端导轨固装,所述的左P导轨前侧固定套(622)设有一孔,与左P导轨(625)后端导轨固装,所述的左P电机固定板(602)固装于左P导轨后侧固定套(607)上,所述的左P电机(601)、左P电机固定支撑板(603)和左P电机中间支撑管(604)与左P电机固定板(602)固装,所述的左P电机固定支撑板(603)中心设有一孔,左P同步轮支撑轴承(605)固装于孔中,所述的左P同步轮(606)设有D型内孔,左P电机(601)输出轴与孔固装,左P同步轮(606)外侧圆柱面与左P同步轮支撑轴承(605)固装,所述的左P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621)固装于左P导轨前侧固定套(622)上,左P同步带(624)后端转动连接于左P同步轮(606)上,左P同步带(624)前端转动连接于左P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621)的同步轮上,所述的左P同步带压紧模块(626)固装于左P同步带(624)开口位置;右P导轨(925)固装在右前导轨伸展平台固定支座(53)和右后导轨伸展平台固定支座(54)上部平面上,处于同一高度水平面,所述的右P导轨后侧固定套(907)设有一孔,与右P导轨(925)后端导轨固装,所述的右P导轨前侧固定套(922)设有一孔,与右P导轨(925)后端导轨固装,所述的右P电机固定板(902)固装于右P导轨后侧固定套(907)上,所述的右P电机(901)、右P电机固定支撑板(903)和右P电机中间支撑管(904)与右P电机固定板(902)固装,所述的右P电机固定支撑板(903)中心设有一孔,右P同步轮支撑轴承(905)固装于孔中,所述的右P同步轮(906)设有D型内孔,右P电机(901)输出轴与孔固装,右P同步轮(906)外侧圆柱面与右P同步轮支撑轴承(905)固装,所述的右P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921)固装于右P导轨前侧固定套(922)上,右P同步带(924)后端转动连接于右P同步轮(906)上,右P同步带(924)前端转动连接于右P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921)的同步轮上,所述的右P同步带压紧模块(926)固装于右P同步带(924)开口位置;X导轨(1011)两端分别固装X左端滑块固定块(1001)和X右端滑块固定块(1010),X左端滑块固定块(1001)固装于左推进导轨机构(6)的左Y导轨滑块(611)上,X右端滑块固定块(1010)固装于右推进导轨机构(9)的右Y导轨滑块(911)上,所述的X同步带压紧模块(1004)固装于X导轨滑块(1012)上,所述的X电机固定支撑板(1009)固装于X右端滑块固定块(1010)上,X电机(1005)、X电机固定板(1006)和X电机中间支撑管(1008)固接在X电机固定支撑板(1009)上,所述的X同步轮(1007)内侧设有D型孔,X电机(1005)输出轴与孔固装,X同步带(1003)左端转动连接在X导轨随动同步轮模块(1002)的同步轮上,右端转动连接在X同步轮(1007)上,所述的X同步带压紧模块(1004)固装于X同步带(1003)开口位置,X导轨滑块(1012)X导轨(1011)滑动连接;所述的采摘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臂电机(1101)、大臂电机固定支座(1102)、大臂关节同步带(1103)、大臂电机同步轮(1104)、大臂关节固定块(1105)、大臂关节同步轮轴(1106)、大臂关节轴承(1107)、线槽遮板(1108)、手臂大臂(1109)、小臂电机(1110)、小臂电机同步轮(1111)、小臂关节同步带(1112)、小臂关节轴承(1113)、小臂关节同步轮轴(1114)、手臂小臂(1115)、末端旋转电机(1116)、末端旋转电机固定座(1117)、微型主动同步轮(1118)、微型同步带(1119)、微型从动同步轮(1120)、相机固定支座(1121)、相机(1122)、末端升降气缸(1123)、末端采摘手爪(1124);大臂关节固定块(1105)横截面为“L”型,其竖直侧面固装于X导轨滑块(1012)上,水平面上固装大臂电机固定支座(1102)和大臂关节轴承(1107);所述的大臂电机固定支座(1102)固装大臂电机(1101),大臂电机同步轮(1104)内侧设有一孔,大臂电机(1101)输出轴与孔固装,在大臂关节轴承(1107)上转动连接大臂关节同步轮轴(1106),所述的大臂关节同步带(1103)左端与大臂电机同步轮(1104)转动连接,右端与大臂关节同步轮轴(1106)转动连接,所述的大臂关节轴承(1107)下方设有一凸台,凸台上转动连接手臂大臂(1109),所述的手臂大臂(1109)后端设有凹孔与凸台固装,手臂大臂(1109)前端固装小臂关节轴承(1113),手臂大臂(1109)上部固装有线槽遮板(1108)和小臂电机(1110),所述的小臂电机(1110)输出轴与小臂电机同步轮(1111)上设有的D型内孔固装,小臂关节同步轮轴(1114)与小臂关节轴承(1113)内孔固装;所述的小臂关节同步带(1112)后端与小臂电机同步轮(1111)转动连接,小臂关节同步带(1112)前端与小臂关节同步轮轴(1114)转动连接,所述的小臂关节轴承(1113)上方设有一凸台,手臂小臂(1115)后端设有一凹孔,手臂小臂(1115)凹孔固装于凸台上;所述末端旋转电机固定座(1117)固装在手臂小臂(1115)上,末端旋转电机固定座(1117)上固装末端旋转电机(1116),所述的末端旋转电机(1116)输出轴与微型主动同步轮(1118)D型内孔固装,所述的手臂小臂(1115)前端依次固装微型从动同步轮(1120)、末端升降气缸(1123),末端升降气缸(1123)下端固装末端采摘手爪(1124),所述的微型同步带(1119)后端与微型主动同步轮(1118)转动连接,前端与微型从动同步轮(1120)转动连接,在手臂小臂(1115)前端位置固装相机固定支座(1121),相机(1122)固装在相机固定支座(1121)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888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