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循环利用吊筋的钢筋笼下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7979.5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张军伟;钱德良;蔡业华;纪佑军;黄璐;朱姣;张亮;宋昊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5/34;B66C1/22;B66C1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周建;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吊筋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环、多个吊筋,在固定板下方至少分布有一个固定环,在凸缘的上端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驱动组件,在承载柱上部侧壁上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下端面与凸缘之间留有间隙N,在承载柱的外壁下侧开有滑槽,在空腔内设有随动板,在随动板上部开有矩形通孔,上卡爪的端部活动贯穿承载柱外侧壁后与伸缩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下卡爪的端部穿过滑槽后与随动板的底部铰接,推杆的下端部与随动板连接。本方案替代传统的吊筋焊接方式,不仅节约施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避免群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因邻近桩孔内的吊筋绞缠钻机而阻碍施工进度、影响成桩质量、降低桩基承载力的情况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钢筋 下放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可循环利用吊筋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环(2)、多个吊筋(4),多个吊筋(4)沿所述固定环(2)轴向焊接在固定环(2)的内圆周壁上构成一个圆筒状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固定板(3)以及水平放置的上卡爪(18)、下卡爪(17),固定板(3)焊接在圆筒状框架的外圆周壁上,且在固定板(3)下方至少分布有一个固定环(2),沿所述固定板(3)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下部设有环形的凸缘(21),且在凸缘(21)的上端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驱动组件,在凸缘(21)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与驱动组件对应的活动孔,在每一个活动孔内均设有承载柱(19),在承载柱(19)上部侧壁上设有限位环(27),限位环(27)的外径大于所述活动孔的内径,且限位环(27)的下端面与凸缘(21)之间留有间隙N,沿吊筋(4)的轴向在所述承载柱(19)内部设有矩形的空腔(26),在所述承载柱(19)的外壁下侧开有与空腔(26)连通的滑槽(24),在所述空腔(26)内设有随动板(25),在随动板(25)上部开有矩形通孔(23),随动板(25)下部与空腔(26)底部之间留有间距,在承载柱(19)的内侧壁上水平固定有伸缩气缸(28),伸缩气缸(28)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承载柱(19)的外侧壁后进入至矩形通孔(23)内,上卡爪(18)的端部活动贯穿承载柱(19)外侧壁后与伸缩气缸(28)的输出端连接,在竖直方向上,上卡爪(18)上表面与矩形通孔(23)顶部内壁之间的间距为H,且满足H≥2N;下卡爪(17)的端部穿过滑槽(24)后与随动板(25)的底部铰接,在承载柱(19)上端面开有小孔,在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上设有推杆(22),推杆(22)的下端部活动贯穿小孔后与随动板(25)上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8797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