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可移动观察窗的静脉手臂托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2922.6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婉;郭宪民;邵艳辉;高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移动观察窗的静脉手臂托,包括腕部托架、肘部托架、上臂托架、前臂保护罩、上臂保护罩和托架内衬,肘部托架设置在腕部托架上,上臂托架设置在肘部托架上,前臂保护罩设置在腕部托架和肘部托架的连接处,上臂保护罩设置在肘部托架和上臂托架的连接处,托架内衬设置在托架内部。使用时,需要事先根据患者手臂的具体情况调节本装置的宽度、长度和弯曲角度来使患者达到一个较为舒服的手臂摆放姿态。本发明能够固定留有静脉留置针的手臂,防止手臂不自主弯曲,保证留置针角度不收影响,使用时操作方便,不需要护士手动调节,减少污染机会,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医护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托架 肘部托架 保护罩 上臂托架 腕部 可移动观察窗 前臂 手臂 手臂托 内衬 上臂 静脉 静脉留置针 患者手臂 减少污染 手动调节 医护成本 留置针 摆放 护士 医护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可移动观察窗的静脉手臂托,其特征在于:包括腕部托架(1)、肘部托架(2)、上臂托架(3)、前臂保护罩(4)、上臂保护罩(5)和托架内衬(6),肘部托架(2)设置在腕部托架(1)上,上臂托架(3)设置在肘部托架(2)上,前臂保护罩(4)设置在腕部托架(1)和肘部托架(2)的连接处,上臂保护罩(5)设置在肘部托架(2)和上臂托架(3)的连接处,托架内衬(6)设置在托架内部。所述腕部托架(1)包括第一腕部托块(11)、第二腕部托块(12)、第一观察窗(13)、第二观察窗(14)、第一齿条(15)、第二齿条(16)、腕部固定带(17)、腕部调节螺管(18)、腕部调节螺柱(19)和腕部调节螺母(110),第一腕部托块(11)设置在第二腕部托块(12)上,第一观察窗(13)设置在第一腕部托块(11)上,第二观察窗(14)设置在第二腕部托块(12)上,第一齿条(15)设置在第一腕部托块(11)上,第二齿条(16)设置在第二腕部托块(12)上,腕部固定带(17)设置在第二腕部托块(12)上,腕部调节螺管(18)设置在第一腕部托块(11)上,腕部调节螺柱(19)设置在第二腕部托块(12)上,腕部调节螺母(110)设置在腕部调节螺管(18)上;所述第一腕部托块(11)上设置有第一腕部卡孔(111)和第一矩形凸起(112);所述第二腕部托块(12)上设置有第二腕部卡孔(121)和第一矩形凹槽(122);所述腕部固定带(17)上设置有粘扣,腕部固定带(17)一端固定在第二腕部卡孔(121)上,另一端穿过第一腕部卡孔(111)后粘扣固定;所述第一矩形凸起(112)插入第一矩形凹槽(122)内部;所述腕部调节螺柱(19)通过腕部调节螺母(110)插入腕部调节螺管(18)内部。所述肘部托架(2)包括第一肘部托块(21)、第二肘部托块(22)、第一肘部调节卡(23)、第二肘部调节卡(24)、第一肘部连接块(25)、第二肘部连接块(26)、第一卡块(27)、第二卡块(28)和肘部固定带(29),第一肘部调节卡(23)与第二肘部调节卡(24)结构完全相同,第一肘部连接块(25)与第二肘部连接块(26)结构完全相同,第一卡块(27)与第二卡块(28)完全相同,第一肘部托块(21)设置在第二肘部托块(22)上,第一肘部调节卡(23)设置在第一肘部托块(21)上,第二肘部调节卡(24)设置在第二肘部托块(22)上,第一肘部连接块(25)设置在第一肘部托块(21)上,第二肘部连接块(26)设置在第二肘部托块(22)上,第一卡块(27)设置在第一肘部连接块(25)上,第二卡块(28)设置在第二肘部连接块(26)上,肘部固定带(29)设置在第二肘部托块(22)上;所述第一肘部托块(2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通槽(211)、第二矩形凸起(212)、第一肘部卡孔(213),第一矩形通孔(214)和第一肘部调节卡安装槽(215);所述第二肘部托块(22)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通槽(221)、第二矩形凹槽(222)、第二肘部卡孔(223),第二矩形通孔(224)和第二肘部调节卡安装槽(215);所述第一肘部调节卡(23)包括第一肘部调节卡块(231)、第一肘部调节销轴(232)和第一肘部调节弹簧片(233);第一肘部调节卡块(231)通过第一肘部调节销轴(232)安装在第一肘部调节卡安装槽(215)内,第一肘部调节弹簧片(233)设置在第一肘部调节卡块(231)与第一肘部调节卡安装槽(215)之间;所述第一肘部连接块(25)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通孔(251)和第一销轴安装孔(252),第一调节通孔(251)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肘部固定带(29)上设置有粘扣,肘部固定带(29)一端固定在第二肘部卡孔(223)上,另一端穿过第一肘部卡孔(213)后粘扣固定;所述第二矩形凸起(212)插入第二矩形凹槽(222)内部;所述上臂托架(3)包括第一上臂托块(31)、第二上臂托块(32)、第一上臂调节卡(33)、第二上臂调节卡(34)、第一上臂连接块(35)、第二上臂连接块(36)、第一销轴(37)、第二销轴(38)、上臂固定带(39)上臂调节螺管(310)、上臂调节螺柱(311)和上臂调节螺母(312),第一上臂调节卡(33)与第二上臂调节卡(34)结构相同,第一上臂连接块(35)与第二上臂连接块(36)结构相同,第一上臂托块(31)设置在第二上臂托块(32)上,第一上臂调节卡(33)设置在第一上臂托块(31)上,第二上臂调节卡(34)设置在第二上臂托块(32)上,第一上臂连接块(35)设置在第一上臂托块(31)上,第二上臂连接块(36)设置在第二上臂托块(32)上,第一销轴(37)设置在第一上臂连接块(35)上,第二销轴(38)设置在第二上臂连接块(36)上,上臂固定带(39)设置在第二上臂托块(32)上,上臂调节螺管(310)设置在第一上臂托块(31)上,上臂调节螺柱(311)设置在第二上臂托块(32)上,上臂调节螺母(312)设置在上臂调节螺管(310)上;所述第一上臂托块(31)上设置有第一上臂卡孔(313)第三调节通槽(314)第三矩形凸起(315)、第一上臂调节卡安装槽(316)和第三矩形通孔(317);所述第二上臂托块(32)上设置有第二上臂卡孔(321)第四调节通槽(322)第三矩形凹槽(323)、第二上臂调节卡安装槽(324)和第四矩形通孔(325);所述第一上臂调节卡(33)包括第一上臂调节卡块(331)、第一上臂调节销轴(332)和第一上臂调节弹簧片(333);第一上臂调节卡块(331)通过第一上臂调节销轴(332)安装在第一上臂调节卡安装槽(316)内,第一上臂调节弹簧片(333)设置在第一上臂调节卡块(331)与第一上臂调节卡安装槽(316)之间;所述第一上臂连接块(35)上设置有第二销轴安装孔(351)、第二调节通孔(352)和齿条(353),第二调节通孔(352)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上臂固定带(39)上设置有粘扣,上臂固定带(39)一端固定在第二上臂卡孔(321)上,另一端穿过第一上臂卡孔(313)后粘扣固定;所述第三矩形凸起(315)插入第三矩形凹槽(313)内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8292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科用进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骨伤科康复治疗的高频雾化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