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紧凑型的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6435.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波;王目凯;邢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34;F16F9/5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结构紧凑型的磁流变阻尼器,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通过缸盖封堵并与底座连接的缸体套在上活塞杆外,缸盖套在下活塞杆外;上下活塞杆相对端分别与活塞端盖连接,活塞端盖与相互套装的外磁极定位件和内磁极贴合,与外磁极定位件连接的外磁极环套在与中间磁极连接的内磁极外,中间磁极外有缠绕励磁线圈的绕线筒,绕线筒与外磁极贴合,与缸体贴合的外套筒套在外磁极定位件外侧且与活塞端盖连接,活塞机构将缸体和缸盖组成的封闭腔室分为上液体腔室和下液体腔室。本发明外形尺寸更小,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适合空间尺寸重量要求严格的领域,同时,提高了节流通道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可控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紧凑型 流变 阻尼 | ||
【主权项】:
1.一种结构紧凑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包括缸体(2)、缸盖(2‑1)、外套筒(4)、绕线筒(5)、励磁线圈(6)、底座(13)、两个活塞端盖(3)以及两个绝缘螺钉(12),所述缸体(2)下端为开口端,缸体(2)的开口端通过缸盖(2‑1)进行封堵并与底座(13)的上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缸盖(2‑1)与缸体(2)之间设有多个缸盖密封圈(15‑1)且缸盖(2‑1)固定在底座(13)的环形台肩(S)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上活塞杆(1‑1)、下活塞杆(1‑2)、中间磁极(11)、两个外磁极定位件(8)、两个外磁极(9)以及两个内磁极(10),所述上活塞杆(1‑1)和下活塞杆(1‑2)的相对端均设有环形凸台(C),每个所述环形凸台(C)均沿各自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馈流孔(D),上活塞杆(1‑1)的多个馈流孔(D)与上活塞杆(1‑1)一端中部设有的盲孔(T)连通,上活塞杆(1‑1)的另一端为实心轴,所述下活塞杆(1‑2)的多个馈流孔(D)与下活塞杆(1‑2)设有的轴向中心通孔(R)连通,所述中间磁极(11)为圆柱体结构,中间磁极(11)的两端面分别设有绝缘螺钉安装槽(E)和多个定位销安装孔一(F),每个所述绝缘螺钉安装槽(E)均位于中间磁极(11)两端面的中部且分别与对应的绝缘螺钉(12)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外磁极定位件(8)、两个外磁极(9)以及两个内磁极(10)均为圆环体结构,每个所述外磁极定位件(8)一端面均沿各自的周向设有环形凸起(G)、液体流通槽(L)和多个定位卡块(H),每个所述环形凸起(G)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外磁极定位件(8)所述一端面的边缘处;每个所述外磁极(9)的一端面均沿各自的周向设有环形卡槽(J),每个所述环形卡槽(J)的槽宽均与对应的定位卡块(H)的宽度相匹配;每个所述内磁极(10)的一端面均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销安装孔一(F)相对应的定位销安装孔二(K),所述缸体(2)紧密地套装在上活塞杆(1‑1)的外侧且上活塞杆(1‑1)的另一端伸出至缸体(2)外,所述缸盖(2‑1)紧密地套装在下活塞杆(1‑2)的外侧且下活塞杆(1‑2)的另一端伸出至缸盖(2‑1)外并设置在底座(13)内;上活塞杆(1‑1)和下活塞杆(1‑2)的相对端分别与对应的活塞端盖(3)可拆卸固定连接,两个活塞端盖(3)的相对面分别与对应的外磁极定位件(8)和内磁极(10)的另一端面紧密贴合,每个所述外磁极定位件(8)均紧密地套装在对应的内磁极(10)的外侧,且一端面均与对应的外磁极(9)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外磁极(9)均环套装在对应的内磁极(10)的外侧,两个所述内磁极(10)与中间磁极(11)的上下两端定位固定连接,所述中间磁极(11)的外侧紧密地套装有绕线筒(5),所述绕线筒(5)上缠绕有励磁线圈(6),绕线筒(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磁极(9)的另一端面紧密贴合,所述外套筒(4)紧密地套装在两个外磁极定位件(8)的外侧且与两个活塞端盖(3)可拆卸固定连接,外套筒(4)外壁与缸体(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外套筒(4)、绕线筒(5)、励磁线圈(6)、中间磁极(11)、两个活塞端盖(3)、两个外磁极定位件(8)、两个外磁极(9)、两个内磁极(10)以及两个绝缘螺钉(12)组成活塞机构,活塞机构将缸体(2)和缸盖(2‑1)组成的封闭腔室分为上液体腔室(A)和下液体腔室(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4643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恢复抗冲击混合隔减振装置及减振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频率敏感型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