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车身轻量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1777.9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5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光;张伟;杨建炜;胡开广;刘立现;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车身轻量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车身轻量化方法中涵盖了结构、材料和工艺三个学科体系,且在三个体系中针对灵敏度高的零部件和灵敏度低的零部件分别给出了不同且细致的轻量化对策。在车身轻量化措施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零部件,从结构、材料和工艺这三个方面对车身进行轻量化,有力地提高了工程实践中车身轻量化问题的解决效率和实现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实际 工程 应用 车身 量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车身轻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车身刚度模态以及碰撞性能的厚度灵敏度,将车身零部件分为灵敏度高的零部件和灵敏度低的零部件;针对所述灵敏度高的零部件及车身整体框架结构采取结构拓扑优化;针对所述灵敏度低的零部件采取结构尺寸优化、结构形貌优化与结构数量优化;和/或,针对所述灵敏度高的零部件基于等强度设计原则,采取高强度材料替换并且减薄的方法进行轻量化优化;针对所述灵敏度低的零部件采取材料牌号降级、减薄以及轻质材料替换的方法进行轻量化优化;和/或,针对所述灵敏度高的零部件,采取热成形、辊压成形、辊冲成形或充液成形工艺;针对所述灵敏度低的零部件,采取激光拼焊、变厚板冲压成形或增量成形工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3177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