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高阶扰动引力影响的弹道偏差解析预报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4171.2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6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郑伟;张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1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周晓艳;吴婷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高阶扰动引力影响的弹道偏差解析预报算法,包括高阶扰动引力矢量分解和状态偏差解析预报模型推导,任意阶扰动引力矢量的分解包括以下过程包括:先得到二体弹道上任意点P处扰动引力矢量δg关于真近点角的函数表达式,再获得扰动引力三分量的表达式,最后得到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扰动 引力 影响 弹道 偏差 解析 预报 算法 | ||
【主权项】:
1.一种考虑高阶扰动引力影响的弹道偏差解析预报算法,其特征在于:高阶扰动引力矢量分解和状态偏差解析预报模型推导;任意阶扰动引力矢量的分解包括以下过程:先得到P点处扰动引力矢量δg关于真近点角的函数表达式如表达式4):
其中,αi均为常矢量系数,i=0,1,…,9;
表示真近点角为f时对应的标准二体弹道地心距,即
且p表示二体弹道的半通径,e表示二体轨道偏心率;f为点P′在制导二体弹道上对应的真近点角,P′为制导二体弹道上与P点对应的点;再获得扰动引力三分量的表达式为表达式5):
其中:uφ(φ=r,β,z)表示标准二体弹道上任意点处扰动引力的三分量;取变量n1‑n8和αi,k(i和k分别取0,1,2,3,4,5,6,7,8,9)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α6,i=p1p4p6+p2p3p6+p2p4p5;α7,i=p1p3p6+p1p4p5+p2p3p5;α8,i=p2p4p6;α9,i=p1p3p5;ξ1‑ξ8、
以及η1‑η8为八面体网格八个节点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最后得到表达式6):
状态偏差解析预报模型推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状态空间摄动理论,获得导弹自由飞行段弹道偏差的积分求解表示式为表达式7):
式中:△vr(f)、△vβ(f)和△vz(f)分别为弹道状态偏差速度矢量在轨道柱坐标系中沿r轴、β轴和z轴方向的分量;△r(f)和△z(f)分别为弹道状态偏差位置矢量在轨道柱坐标系中沿r轴和z轴方向的分量;△t(f)为实际飞行时间与标准二体弹道飞行时间之差;h为二体弹道平面对应的动量矩矢量的模;
表示真近点角为ξ时对应的标准二体弹道地心距,即
p表示二体弹道的半通径,e表示二体弹道的偏心率;λ1,1(f,ξ)=cos(f‑ξ);![]()
λ3,1(f,ξ)=‑sin(f‑ξ);![]()
![]()
![]()
![]()
![]()
将表达式6)代入表达式7)中积分得到考虑扰动引力影响的自由段弹道偏差解析解如表达式8)‑13):![]()
![]()
![]()
![]()
![]()
式中:ε1‑ε4为
P10‑P19和Q10‑Q19为
P20‑P29和Q20‑Q29为
P30‑P39和Q30‑Q39为
P40‑P49和Q40‑Q49为
P50‑P59和Q50‑Q59为
P60‑P69和Q60‑Q69为
所涉及的
函数和κn,p,q(E)函数的解析表示式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κ2,0,1(E)=a2(1‑e2)(sinE‑EcosE);
a表示二体轨道半长轴,E表示偏近点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2417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