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支护机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7158.8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4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伟;梁斌;宋义涛;杨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护机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边坡支护机构包含支护框架和锚杆,坡体外表面上均匀开设有盲孔,锚杆下端锚固在坡体盲孔内、上端嵌装在支护框架的每相邻的四个格栅中心处的混凝土凸起内,锚杆的侧面上设置弹性保护套,支护框架内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两条带状直管体和U形带状管体,固定件内部贯穿有增强带,增强带贯穿固定件后两端分别自两条带状直管体的下端伸出,增强带的两端上表面分别固定有引导杆,相互固定在一起的增强带和引导杆锚固在坡体内的盲孔内,目的是解决锚杆安装时不容易与孔同轴、容易碰撞,锚杆锚固不牢固,挡土墙或者框架容易与坡体剥离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机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边坡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支护机构包含支护框架(1)和锚杆(2),支护框架(1)由倾斜部(10)和水平部(11)构成,倾斜部(10)为紧贴坡体(5)外表面呈格栅状的混凝土框架,倾斜部(10)的上端沿着上端的倾斜方向水平设置有上延伸端,上延伸端置于坡体(5)的顶部,倾斜部(10)的下端沿着下端的倾斜方向水平设置有下延伸端,下延伸端置于坡体(5)的底部,上延伸端和下延伸端构成水平部(11),坡体(5)外表面上均匀开设有倾斜向下的盲孔(50),锚杆(2)下端锚固在坡体(5)的盲孔(50)内、上端嵌装在支护框架(1)的每相邻的四个格栅(6)中心处的混凝土凸起(12)内,锚杆(2)上均布有弹性保护套(20),弹性保护套(20)是与锚杆(2)同一中心轴线的侧面开口的套体,支护框架(1)的格栅(6)之间的混凝土内嵌装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包括直体部(30)和弯曲部(31),直体部(30)为两条相互平行的、下端水平向下呈倾斜状的带状直管体,两条带状直管体的上端分别和弯曲部(31)的两端顶部呈同角度、同方向倾斜对接,弯曲部(31)为U形带状管体,U形带状管体的任意一端的内侧边均与相连接的带状直管体的内侧边对接,U形管体的任意一端的外侧边均与相连接的带状直管体的外侧边对接,U形带状管体的U形底部呈内侧边朝向坡体(5)、外侧边朝向支护框架(1)的倾斜状,U形带状管体的U形通道朝向坡体(5)侧的开口面积小于朝向支护框架(1)侧的开口面积,U形带状管体和带状直管体的内部相通,两条带状直管体的下端分别紧贴坡体(5)外表面,固定件(3)内部贯穿有增强带(4),增强带(4)贯穿固定件(3)后两端分别自两条带状直管体的下端伸出;所述增强带(4)的两端上表面分别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引导杆(40),引导杆(40)是金属制成的杆状体,相互固定在一起的增强带(4)和引导杆(40)锚固在坡体(5)的盲孔(50)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6715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