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压钴酸锂用大颗粒碳酸钴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4872.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智福鹏;江名喜;陈晓闯;王娟辉;吴来红;刘世红;马骞;鲁相杰;张振华;颉颐;何艳;吴芳;冯燕;吴婧;陈一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1/06 | 分类号: | C01G51/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101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电压钴酸锂用大颗粒碳酸钴的生产方法,通过核生长和粒子生长工序来制造大颗粒碳酸钴的连续合成方法;所述核生长工序是在晶核生成釜内进行反应,以在线测定的pH值为6.8~8.5的方式控制核生成的工序;所述粒子生长工序是在初级反应釜内进行核初级生长,在优化反应釜内进行优化生长,改善粒子粒度分布及形貌,分别以在线测定的pH为6.8~8.0的方式控制含有该核生长工序中形成的核的粒子生长溶液。本发明能够使所生成的大颗粒碳酸钴的粒度分布更窄且更均质,形成形状和尺寸整齐均一的粒子。 | ||
搜索关键词: | 大颗粒 碳酸钴 粒子生长 核生长 方式控制 在线测定 高电压 钴酸锂 形貌 初级反应釜 锂离子电池 初级生长 粒度分布 粒子粒度 连续合成 反应釜 晶核 均一 均质 粒子 优化 整齐 生产 生长 制造 | ||
【主权项】:
1.一种高电压钴酸锂用大颗粒碳酸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核生长工序、粒子生长工序、陈化工序,所述核生长工序是将反应原料在晶核生成釜内造核,pH值控制范围是6.8~8.5;所述粒子生长工序包括粒子初级生长工序、粒子优化生长工序,粒子初级生长工序在初级反应釜内进行,粒子优化生长工序在优化反应釜内进行,粒子初级生长工序、粒子优化生长工序的pH值均控制在为6.8~8.0范围内;所述陈化工序在陈化釜内进行;所述核生长工序反应原料为钴盐溶液、碳酸氢铵溶液,总金属离子浓度为60~150g/L的钴盐溶液以150~900L/h的流量和浓度为160~240g/L的碳酸氢铵溶液以150~1000L/h的流量,并流加入到加有浓度为160~240g/L碳酸氢铵溶液为底液的晶核生成釜内进行造核反应;当晶核生成釜内进行造核反应3~5h,核生长到中位径达到8~11微米时,进行所述初级生长工序,此时向初级反应釜内加入底液,即浓度为160~240g/L的碳酸氢铵溶液,当晶核生成釜内的溶液通过管道混合器加入到初级反应釜内时,开启初级反应釜搅拌装置,向初级反应釜并流加入钴盐溶液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加入量为总金属离子浓度为60~150g/L的钴盐溶液流量300~1500L/h、浓度为160~240g/L的碳酸氢铵溶液流量300~1800L/h,当物料在初级反应釜内的体积达到反应釜体积的75~90%时,通过连续离心的方式提高初级反应釜反应体系的固含量,直至颗粒中位径达到15~17微米;在初级反应釜内颗粒中位径达到15~17微米后,进行所述粒子优化生长工序,此时向优化反应釜内加入底液,即浓度为160~240g/L的碳酸氢铵溶液,当初级反应釜的溶液通过管道混合器加入到优化反应釜内,开启优化反应釜搅拌装置,向优化反应釜加入钴盐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加入量为总金属离子浓度为60~150g/L的钴盐溶液流量300~1500L/h、浓度为160~240g/L的碳酸氢铵溶液流量300~1800L/h,当物料在初级合成釜内的体积达到反应釜的75~90%时,通过连续离心的方式提高优化反应釜反应体系的固含量,直至颗粒中位径达到19~21微米;优化反应釜内颗粒中位径达到19~21微米后,加入到陈化釜,在陈化釜进行1~3小时的陈化反应;陈化反应完成的溶液流至离心机进行过滤,并用热纯水洗涤6~8次,取滤饼,在90~110℃下干燥后,得到所需大颗粒碳酸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1487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