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8002.5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1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孝怡;黄云龙;赵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金娟娟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产线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其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齿条,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三齿轮,第二支撑杆上铰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下端设有电动工件夹具;工件搬运机构的一侧设有安装台,安装台内设有固定板放置腔,固定板放置腔中设有固定板,固定板放置腔的上方设有移动件放置腔,移动件放置腔中设有第二滚珠螺母座,第二滚珠螺母座两侧设有第二转动杆,移动件放置腔中设有第二丝杆,安装台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支撑杆。本发明提升了搬运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生产线的安全生产。同时提升了装配夹具的适用范围,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工业 机器人 自动化 生产线 | ||
【主权项】:
1.基于智能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搬运机构,工件搬运机构包括支撑台(110),支撑台(110)内设有一开口向上设置的凹槽(210),凹槽(210)内设有第一电机(270),支撑台(110)的上表面设有呈圆形的第一支撑板(120),第一支撑板(120)的中心与第一电机(270)的转轴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板(120)上设有两个相对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板(130),两个第二支撑板(130)之间铰接有第一支撑杆(150),第一支撑杆(150)的端部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垂直于第一支撑杆(150)长度方向的第一安装轴(610),第一安装轴(610)的端部位于第二支撑板(130)内,第一安装轴(610)上位于第二支撑板(130)内设有第一齿轮(620),第二支撑板(130)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电机(140),第二电机(140)的转轴上设有与第一齿轮(620)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30);第一支撑杆(150)上远离第一安装轴(610)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60),第二支撑杆(160)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条形通孔(161),第一支撑杆(150)的端部设有第二安装轴(340),第二安装轴(340)位于第一条形通孔(161)内;第二支撑杆(160)的下底面设有沿第二支撑杆(16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齿条(162),第一支撑杆(150)上位于第二安装轴(410)的下方设有第三安装轴(410),第三安装轴(410)上设有与第一齿条(162)相啮合的第三齿轮(420),第三安装轴(410)上位于第三齿轮(420)的一侧设有第一锥齿轮(430),第一支撑杆(150)上位于第三安装轴(410)的一侧设有第三电机安装腔(320),第三电机安装腔(320)内设有第三电机(330),第三电机(330)的转轴上设有与第一锥齿轮(430)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40);第一支撑杆(150)上位于第一安装轴(610)与第三电机安装腔(320)之间铰接有第一液压缸(151),第一液压缸(151)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撑杆(160)的端部铰接在一起,第二支撑杆(160)上远离第一液压缸(151)的端部铰接有安装座(170),第二支撑杆(160)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液压缸(163),第二液压缸(163)的活塞杆与安装座(170)铰接在一起,安装座(170)的下端设有用于夹紧工件的电动工件夹具(180);工件搬运机构的一侧设有装配夹具,装配夹具包括安装台(1010),安装台(1010)内部底端设有液压缸安装腔(1110),液压缸安装腔(1110)中设有第三液压缸(1120),液压缸安装腔(1110)的上方设有固定板放置腔(1130),固定板放置腔(1130)中设有固定板(1810),固定板(1810)上设有第三通孔(1820),第三液压缸(1120)的活塞杆的上端部固定在第三通孔(1820)内,固定板(1810)上设有4个沿固定板对角线均匀分布的第二条形通孔(1840),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条形通孔(1840)之间相互垂直;固定板放置腔(1130)的上方设有两个相对水平设置的移动件放置腔(1210),移动件放置腔(1210)中设有第二滚珠螺母座(1310),第二滚珠螺母座(1310)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350),第二转动杆(1350)上设有第三条形通孔(1410),移动件放置腔(1210)中设有与第二滚珠螺母座(1310)相配合的第二丝杆(1330),第二滚珠螺母座(1310)上设有沿第二滚珠螺母座(131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螺孔(1430),第二丝杆(1330)穿过第二螺孔(1430);安装台(1010)上位于的移动件放置腔(1210)两侧设有于移动件放置腔(1210)相通的第六电机安装座(1020),第六电机安装座中(1020)设有用于驱动第二丝杆(1330)的第六电机(1320);安装台(1010)的上表面设有4个均匀分布的第四条形通孔(1030),第四条形通孔(1030)与第二条形通孔(1840)呈上下相对设置且第四条形通孔(1030)的底端与固定板放置腔(1130)相通;第二条形通孔(1840)、第三条形通孔(1410)以及第四条形通孔(1030)间设有穿过第二条形通孔(1840)、第三条形通孔(1410)和第四条形通孔(1030)的第三支撑杆(1040),第三支撑杆(1040)的底端与固定板(1810)活动连接在一起,第三支撑杆(1040)上位于安装台(1010)上端设有用于抵紧工件的挡杆(16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0800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取搬运装置
- 下一篇:读码装置及具有其的料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