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3114.1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8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淑群;刘雪原;刘畅;董熙;陈文;张潮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 |
代理公司: | 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旻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供电模块、放电间距调节器、放电腔体、高压电极、地电极、气流装置及供气模块。放电腔体内具有环境气体。高压电极与地电极彼此正对地设在放电腔体内,其间具有电极间隙,高压电极固定连接至放电间距调节器且与供电模块相连,可通过调节放电间距调节器调整电极间隙。气流装置包含与供气模块相连的工作气体通路和绝缘气体通路,用于向电极间隙平行通入绝缘气体和工作气体,绝缘气体和环境气体的击穿电压比工作气体击穿电压高。本发明移除了传统介质阻挡放电的固体介质,用气体绝缘层替代,避免了固体介质表面电荷累积影响,可应用于等离子体点火助燃和多层气体介质击穿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间距调节器 电极间隙 高压电极 工作气体 绝缘气体 气体介质 阻挡放电 放电 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供电模块 供气模块 环境气体 击穿电压 气流装置 地电极 放电腔 绝缘层 体内 助燃 等离子体点火 固体介质表面 传统介质 电荷累积 放电腔体 固体介质 击穿 多层 正对 替代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气体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放电间距调节器、放电腔体、高压电极、地电极、气流装置及供气模块,/n其中,所述放电腔体封闭,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用来设置放电时的环境气体;/n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供应高压电,其电连接至放电间距调节器;放电间距调节器穿过放电腔体的腔壁伸入放电腔体内部,与设在放电腔体内的高压电极电连接且固定连接,地电极固定设在放电腔体内且接地,高压电极与地电极彼此正对且具有间隙,在放电间距调节器的调节下,高压电极在放电腔体内移动,从而改变高压电极与地电极之间的间隙;/n气流装置穿过放电腔体的腔壁伸入放电腔体内部,气流装置包含沿平行于电极表面的轴线延伸的工作气体通路,所述工作气体通路的一端靠近电极间隙并且开放以作为气体出口,另一端设有与供气模块连接的气体入口,工作气体通路的气体出口在电极间隙宽度方向上与高压电极间隔开;/n供气模块包括存储工作气体的工作气体存储器,将所述工作气体存储器连接至所述工作气体通路的气体入口的气体导管以及与气体导管相应的流量控制器,其中,所述流量控制器控制工作气体的输出流量,使得工作气体在高压电极与地电极之间的间隙中流动且不接触高压电极;/n其中,环境气体的击穿电压比工作气体击穿电压高;/n气流装置还包括与工作气体通路相邻分层排列且沿平行于电极表面的轴线延伸的一个以上绝缘气体通路,绝缘气体通路的一端靠近电极间隙并且开放以作为气体出口,另一端设有与供气模块连接的气体入口,绝缘气体通路的气体出口在电极间隙宽度方向上介于工作气体通路的气体出口与高压电极之间,绝缘气体通路的气体出口在电极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工作气体通路的气体出口在电极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工作气体通路和绝缘气体通路的气体出口在电极间隙宽度方向上的总最大尺寸不小于高压电极与地电极的最大间隙;且/n供气模块还包括存储绝缘气体的绝缘气体存储器,将所述绝缘气体存储器连接至所述绝缘气体通路的气体入口的气体导管以及与气体导管相应的流量控制器,其中,所述流量控制器控制绝缘气体的输出流量,使得绝缘气体在高压电极与地电极之间的间隙中与工作气体平行分层流动,/n其中,绝缘气体的击穿电压比工作气体击穿电压高。/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0311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